08.11 為人處世之“三十六計”

人是社會之人,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過著“人”的生活。社會是人的集合體,人在社會上生活,首要的問題是:怎樣立足做人,怎樣與人交往,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為人處世。它關係到人的身心健康,關係到人的事業成敗。“要做事,先做人”,主要就是這個意思。一、要好給好  好要給予要好的,臉要給予要臉的;不要好的不給好,不要臉的不給臉。要好給好好更好,要孬給好孬更孬。誠要給予誠信的;禮要給予知禮的;尊要給予自尊的;愛要給予自愛的、信要給予自信的。情要給予有情之人,義要給予講義之人,心要給予有心之人,善要給予善良之人。  二、有往有來  人難不幫人,自難無人幫。平時不幫人,遇事無人幫。不要怨人今天不來,只怨自己昨天不往。影響是相互的,聯繫是雙方的。有支出才會有收入,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支出不多,就不要為收入得太少而煩惱。  三、相反顯露  越富越要顯貧,越智越要顯愚。越貧越要顯富,越低越要顯高。富足的人要顯貧窮些,否則易遭賊偷;聰慧的人要顯愚笨些,否則易遭人防。反過來說,貧賤的人,要昂起頭,挺直腰,顯富顯貴些,否則更讓人瞧不起。  四、善於理解  理解就是尊重,就是關心、就是支持,就是把別人當自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人想己做人易成。自己所喜並非人所喜,自己所恨並非人所恨。自己所愛的不一定就好,自己所恨的不一定就壞。理解朋友增友誼,理解“敵人”不生氣。  五、不卑不亢  位高的人“低頭”是禮賢下士,位低的人“低頭”是卑躬屈膝。大人勤快是平易近人,小人勤快是低人一等。大人低頭反顯高。小人低頭卻更低。大人無架讓人敬,小人有架讓人尊。有骨才能挺,有架才能立。低頭哈腰只能讓人低看,昂首挺胸才能讓人高看。不卑不亢是做人的主要原則。​六、先好後“孬”  強擔物易傷腰,強勸人易傷情。只有先對人好,才能後對人“孬”。勸人是有資格的,其主要的資格就是你對人家好,人家服你敬你。在這種前提下,你才能去勸說人家,否則人家根本不把你當回事,你的話就不頂用。這裡的“孬”指的是對人的批評、勸說。  七、知恩圖報  過河就拆橋的人,終將會被河水淹死。社會上有不少過了河就拆橋的人。這樣的人自以為聰明、靈動,實際上是傻子。因為,世上的橋是有限的,修橋也不是容易的;別人不是你的過河橋,你想拆就拆,想讓人家合攏就給你和在一起。  八、與人為善  物不知何時有用,人不知何時有求。老百姓有句口語:麥秸稈也能滑倒人。的卻如此。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困事難事,這事需要求著誰幫忙很難說。雪裡送炭生難忘,落井下石死也記。所以儘量與人為善。另外,“人離不開社會”,實際上就含有“每個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之意。  九、守口如瓶  要讓人不傳,除非己莫說。有些話人們老是想一說為快,給人說時千叮嚀萬囑咐:“不給天說,不給地說,只給你說”,你千萬不要再給別人說。可過了一段時間,這話成了塵埃滿天飛。怨誰呢?不怨別人,只怨自己的嘴鬆。不能給人說起的,要守口如瓶,爛在肚子裡。  十、遠離小人  很會低頭的人,也很會仰臉。好話說得很好聽的人,壞話說得也很難聽。你有用時誰先叫你老爺,你無用時誰就最先喊你孫子。牆草隨風倒,小人隨勢變。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被小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不要被小人的糖衣炮彈所擊倒。否則,你就成了小人利用的工具,成了人家的敲門磚。  十一、心給知己  沙漠裡最難找的是泉水,人世間最難找的是知己。若遍地都是金磚,金磚就是土坯,若到處都是知己,誰還高喊理解萬歲?悄悄的親熱話只能說給戀人,交心的肝腸話只能說給知己。把知心的話傾訴給一般的人,往往會被偷心,使自己更加傷心。  十二、臉皮要“厚”  易被人使為無能,易被人用為無用。不要一味地不好意思,你越不好意思,別人就越好意思。只有以毒才能攻毒,只有以“皮臉”才能戰勝皮臉。不要過於愛面子,太愛面子就會顯得無能、膽小、老實,而讓人輕視,最終落得個更沒面子。要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  十三、用心看人  以言析人,以行識人。看人要用心看,千萬不敢只用眼看,只用耳“看”。有言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大千世界,什麼人都有。看物要看質量,看人要看品質。人的品質就是人的本質,外表言談只是現象。本質的東西需要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心智活動才能完成。所以,要用心看人,不能聽言信人,不能視貌斷人。新藥需要臨床觀察,生人需要行動考驗。  十四、別太多情  別怨他人無情,只怨自己多情。有的人與人交往時,也犯單相思的毛病——剃頭挑子一頭熱。結果是熱臉貼了冷屁股。交往是相互的,我們與人進行交往,特別是欲深交時,一定要看一看人家的態度、意願,看人家是否願意與你深交。  十五、有德有能  物無用人不留,人無用人不理。只有人用己,才有己用人。上流社會的稱兄道弟、勾肩搭背、來來往往、親親熱熱,其實都是在相互利用。平民百姓所以攀不上高枝,是因為你對人家來說沒有用處。所以我們不要硬去攀龍附鳳,那隻會仰人鼻息,更讓人鄙視。國家靠的是道德和法律,人靠的是品德和能力。低看只因自己低,小看只因自己小。身在高處人高看,身在低處人低看。不想讓人低看,你就必須變得高大;不想讓人小看,你就必須變得強大。這才是給予輕視自己的人的最好回答。二十五、謙虛做人  抬高自己就是打擊別人。自命不凡的人,最讓人煩。山外不一定有高山,但人外一定有高人,做人一定要謙虛。自高等於自低,自大等於自小,自吹等於自毀,自擂等於自擊。  二十六、早絕壞友  不安全的東西越早排除越好,不誠實的朋友越早絕交越好。不要老是怕得罪別人,而要看人家是否怕得罪自己,看這種人是否該得罪。該得罪的人,越得罪得早越好,因為遲早都要得罪,早得罪可以早不受坑害。例如借錢,那些品德不好的人,他借了你的錢就忘到了了腦後,或根本就不想還。你不要便罷,一要人家就給你翻臉,這時錢沒了,人情也沒了——雞飛蛋打,留給自己的只有悔恨。要是早不借錢而得罪了他,不就保住了你辛辛苦苦掙來的鈔票了嗎?  二十七、理智做人   理智是什麼?理智就是: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衝動,要用自己的意志力控制衝動的激情。因為,人在衝動時,易“腦筋一熱忘記一切”,從而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事,從而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損失,常常追悔莫及、悔恨不已。  二十八、保持神威  天黑使人畏懼,人威使人敬畏。只有神秘,才能莫測。把一切都掏給別人,留給自己的只有空虛。物不重人不抬,人不重人不舉。  二十九、留有餘地  物有餘地好迴轉,話有餘地好商量,事有餘地好變動。說話要多思而出,辦事要多想而動。不留後路的人,將走投無路。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也是時刻在發展變化著的,所以千萬不要把話說死,把事辦絕。  三十、是非分明  想討人人之好。人人都說你不好;想讓人人都信,人人都對你不信。所以,百分之百的老好人是當不成的,甚至適得其反。因而,還是要是非分明,堅持正義。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三十一、光明正大  背後說人壞話,是小人所為。常說人好自也好,常說人壞自也壞。常在背地裡說別人壞話,也是在說自己的壞話。若一個人老是愛這樣,聽者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他很有可能在別人面前也說我的壞話。況且,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敵人。到那時,你說別人的壞話,不知會被放大多少倍,會產生多大的危害性。  三十二、誠信做人  不燃的煤球沒人買,不誠的朋友沒人交。樹無根必倒,人無信必敗。沒人願過危險的橋,沒人願坐危險的船,沒人願交不誠的友。除非是想溺水身亡,或是十足的傻子。就是十足的傻子,受騙多了也是不會再上當的。  三十三、牢記尊重  人的第一心裡需求就是尊重。人們追求“民主、平等,人權、理解等”,實際上都是要求獲得尊重的表現。所以我們一定要時時事事不忘尊重別人,這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尊人者必被人尊,敬人者必被人敬。只要我們能時時事事尊重別人,最終必定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敬重。  三十四、多看人好  一張白紙難敵一點黑,百次好難抵一次孬。這就要求我們儘量一貫地對人好,要是真有特殊情況,要事先解釋清楚。同時也告訴我們,要理解別人的難處,不要因為人家的一兩次“不好”,就把人家以前的一切好都一筆勾銷。  三十五、問心無愧  認準的路只管往前走,看準的事只管專心做。鴨嘴好捏,人嘴難堵。做人做事、為人處世,想讓別人都理解、都說好是不可能的,只要對得起良心,問心無愧就行。  三十六、會善會忍  忍讓不是解決矛盾的萬能鑰匙,善良不是贏得朋友的不二法門。忍讓時一定要顯出大度,否則就會被認為是軟弱;善良時一定要顯出聰明,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傻瓜。該忍則忍,不該忍則“狠”;該善則善,不該善則“惡”。善良只有給予善良之人才會被認為是善良,若給予奸猾之人則被認為是愚蠢。好只有給予好人才能得到好報,給予壞人大多隻能得到壞報。


為人處世之“三十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