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養殖池塘水質調節幾種常用方法

養殖池塘水質調節幾種常用方法

1、適時適量進行追肥。無論飼養何種魚的靜水池塘,都應保持一定種群數量的浮游植物並能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通過光合作用增加溶氧,並可吸收氨氮以降低對魚類的危害。追肥一般使用化肥,追肥量以少量多次為好,並要特別注意對磷肥的使用。在魚類的生長旺季,一般每7一10天追一次肥,每畝可追施尿素0.5一1㎏,磷肥0.5一1㎏,在高溫季節也可單獨施用磷肥,每次每畝1一2㎏。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進口Em菌種,畝調水費用低至一元,點擊查看功能詳情)

2、經常加註新水。向池塘經常注人新水,是改善池塘環境、保持良好水質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措施。春季池塘淺注水,秋季加深池水,還是提高池塘水溫和延長魚類生長期的措施。向池塘加註新水,不僅可以增加溶氧、營養鹽類及微量元素,沖淡代謝毒物的濃度,還可擴大魚類的生活空間,相對較低魚類的密度,防止池水的老化。在早春和晚秋,一般每15一2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一30㎝,但在魚類生長旺季每7一10天就要注水一次,每次可注水10一20㎝。具體的注水時間和注水量,還要根據池水的肥度、魚類浮頭情況和池塘水位的變化等,靈活掌握。凡是有條件的池塘應多注幾次新水,對調節池塘的水質和提高養魚的產量起很大的作用。

養殖池塘水質調節幾種常用方法

3、使用增氧機調節水質。增氧機的類型雖很多,但都是通過攪水、曝氣等作用造成池水對流,提高溶氧和散發水中的有毒氣體。為了充分發揮增氧機的作用,消耗較少的動力,而收到較大的效果,要正確掌握開機時間。晴天每天可從中午12時到下午3時開機2一3小時。但陰天的白天不要開機,以免破壞浮游植物的表層利用弱光進行光合作用,陰天可在清晨開機,緩和浮頭的加重。連陰天池水中氧量較低,可在半夜開機,避免因嚴重浮頭死魚。晴天的傍晚一般不要開機,避免攪動底泥增加耗氧,延長低氧的時間。

4、利用潛水泵調節水質。在池塘的中央或一端,安裝一4寸潛水泵,用支架將膠管立起,管口固定一錐型瓷碗,抽吸底層水通過環線縫隙把水噴向空中,使水霧化後落入池中,可一池使用,也可幾個池塘相互循環,以達到提高池水溶氧,加快氨氮的硝化過程。其作用原理同噴水式增氧機,但可貴之處是抽吸底層水進行增氧,故改良水質的作用更好。

(50%過硫酸氫鉀,殺菌消毒改底調水全能王。對於弧菌有特效。點擊查看詳情)

5、利用水質改良劑和底質改良劑。為改善水生生物的生活環境而使用的藥劑。所謂生活環境,主要是水質和底質環境,也包括生物環境。實際上底質改良劑通過改善底質,間接地也改善了水質。換水不方便或周圍魚池發生病害不便換水時,可使用底質或水質改良劑,可及時有效降低池塘氨氮與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溶氧。一般注、排水方便的魚池,不使用水質改良劑。

6、定期潑灑生石灰。池塘定期潑灑生石灰水,是目前最有實用價值、用得最廣的一種水質改良劑。也是大家公認的一種高產穩產技術措施。潑灑生石灰水可直接調整池水的PH值,增大水的硬度,破壞池水和底泥的膠體結構,釋放所吸附的營養元素。因此提高池水的肥度,增大透明度,也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儲備,就可增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形成了適合高產的池塘生態環境。同時對預防魚病的發生也有一定作用。根據池水PH值的變化情況,一般每15一20天可潑灑一次,每次每畝用生石灰15一25kg.。但注意要同施用化肥或防治魚病灑藥的時間錯開,以免產生不良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