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中醫正骨:一摸、二接、三端、四提、五按、六摩、七推、八拿

說起中醫正骨,很多人的感覺就一個字:神。的確,中醫在正骨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今年68歲的楊林如,從小就對中醫文化感興趣——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名中醫針灸師。耳濡目染,他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點穴,後來拜“接骨匠”張福臣為師,學習中醫骨傷療法。1977年,他從內蒙古自治區下鄉返城回到北京後,又受所在醫療機構的派遣,到羅氏正骨法傳人“雙橋老太太”羅有明處學習,瞭解各種骨折、脫位如何施行手法復位治療。1982年,楊林如到豐盛醫院骨科跟隨劉學珍醫師學習;1983年,調到豐盛醫院骨科工作;1993年,他調到望京醫院骨科,在望京醫院工作直至退休。現在,他依然活躍在臨床上,用自己的技術為各種骨傷患者進行治療。

中醫正骨:一摸、二接、三端、四提、五按、六摩、七推、八拿

楊林如說,中醫典籍《醫宗金鑑》中,寫明瞭正骨心法要旨。簡單來說,就是:一摸、二接、三端、四提、五按、六摩、七推、八拿。他在治療骨折時,採用正宗羅氏正骨手法,骨折部位夾板的材料,選擇硬紙板,紙板按照骨折部位的形狀進行裁剪,輕便、透氣,又易於調節。再配合口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的湯藥,治療骨折效果卓著。中醫治療骨傷,通過手法診斷和整復進行,整體效果要優於西醫,治療康復所需時間比西醫短,病人痛苦比西醫少。

在中醫正骨中,點滴細節都是學問。比如現在中老年女性經常容易出現橈骨骨折,也就是小臂骨折。一般骨折打完固定後,患者會被固定成手心朝下的姿勢,但楊林如會將患者的小臂擺成手心朝上的姿態,“這樣更有利於今後的康復。”

中醫正骨:一摸、二接、三端、四提、五按、六摩、七推、八拿

腰痛也是中醫骨科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在中醫正骨科,躺著進來站著出去的患者不在少數,這種患者往往是急性腰痛患者,每個人疼痛的性質不同,部位也不一樣。造成急性腰痛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總體來說,多數時候是突然彎腰或突然轉身之後出現的,其中腰部的小關節錯位很常見:有的人刷牙或者打個噴嚏或者彎腰撿個東西,突然就不能動了。中醫傳統的正骨方法效果非常顯著,可以說是“手到病除”。這種傳統正骨方法是中醫骨科的看家本領之一。治療這種關節損傷疾病,中醫不單純看“骨頭”,而是具有整體觀,會考慮到關節損傷後,造成的力量缺失,導致其他的軟組織跟著受累。因此,中醫手法治療關節損傷的同時,還會關注關節附近的“筋”,通過按壓等中醫手法讓錯位的筋回到本來的位置,患者的痛苦就減少大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