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擁有數千年曆史化的安昌,至今還完好保存著1.5千米的依河街市,傳統的店鋪,凝重的臺門,別具特色的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古老的小橋。享有“

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位置 浙江省紹興縣安昌鎮,位於紹興市西北約18千米處,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

歷史背景 安昌原名安滄,可能因為古時鎮北是灘塗和滄海。在新石器時代,就有越族先民在這一帶活動。相傳大禹曾在鎮東塗山娶妻成家。896年,錢鏐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該地平董昌之亂,遂命其鄉為安昌。明清年間,安昌成為重要的集鎮。清朝初期,周邊農村盛產棉桑,織品集中在安昌交易,也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特色 安昌明清老街依河而建,全長1747米,兩旁的明清民居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簡樸寧靜。古鎮還“盛產”師爺,有一所別具特色的“師爺館”。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旅遊導覽

師爺館

在中國明清兩朝的政治舞臺上,曾經活躍過一群被稱為“師爺”的人物。師爺即舊時官府衙門的幕僚,專門替主人出謀劃策,參與機要,起草文告,處理案卷,相當於今天高級官員的顧問。紹興出師爺最多,安昌又是“紹興師爺”薈萃之地。

師爺館開設在鎮上清末師爺婁心田的故居內,前後四進,是一幢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宅。館內主要介紹了師爺的種類、工作、生活、學幕概要與著名師爺的簡歷,師爺的典故,師爺的職業道德等。展品中有師爺的工具書、作品、手稿,多為當世絕品。

安昌民俗風情館

安昌歷史悠久,雅俗文化豐厚。在"走馬樓"式寶樹堂開設的民俗館,共有展室15個,展出古鎮典型地道、豐富多姿的風情舊俗。

清朝初期,安昌棉布因質量好被譽為“南沙嗶嘰”。館內就有一個“南沙譁嘰”室,裡面展示有乾隆三十年的御題棉織圖12幅及古時紡織的器具。另外,遊客在館內還可以看到魯迅筆下《祝福》的場景和安昌城隍廟會的泥塑偶像。還可瞭解各種舊時生產、生活、禮儀和歲時等習俗。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古臺門

在紹興,比較像樣的房屋都稱作臺門,臺門有以姓氏或官職命名的,也有以開過的店號或乾脆以方位命名的,舊時紹興習俗,凡中舉的人,便可立旗杆。所以,紹興的旗杆臺門為數不少。

安昌鎮區早時是仕宦和商賈聚集之地,故民居彙集。鎮上現存的臺門有明末清初時建的方家臺門、方源臺門,清朝時建的義和當臺門、隆盛堂、寶樹堂和敦誠堂等。還有聚族而居的婁氏宅第;古樸獨特、毗連而建的白洋十臺門;陳家婁的旗杆臺門、茂德臺門等。

紹興仁昌醬園

位於安昌古鎮的仁昌醬園,創建於清光緒十八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專門生產醬油、米醋腐乳等傳統調味品的老字號。醬園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有醬缸500餘隻,木榨10餘具。這裡的生產全以傳統手工製作,配以天然獨特的江水,釀造成獨具風味的醬油和米醋。

城隍殿

在鎮街東端,建於明朝晚期,前後三進,建築雄偉,飛簷翹角,為四方眾廟之最。

正殿供奉城隍“永鎮侯李”旁有其子行宮坐像,塑像威嚴,正氣凜然。後殿大樓3大間,兩側廂樓各15間,中間有一大庭院,兩邊花壇植有梧桐兩株。殿宇西側廂房,民國初年是棉、布業會館及盛生花行。民國十一年(1922),後進東側廂房和大殿樓上曾作校舍。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水鄉紹興

距安昌18千米外的紹興市,由於地處丘陵山地和河網平原的銜接地帶,水道密佈,自古有“橋鄉的美譽,現在較著名的橋還有70多座,而整個水鄉,橋多達3000多座,其中以市內八字橋一帶的鄉風貌最為典型,是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在三味書屋沈園、咸亨酒店、秋瑾故居、魯迅廣場等地,遊客還可以乘坐紹興地道的烏篷船,沿古老的水巷暢遊一番。

水鄉民俗

臘月風情節

每年的臘月,安昌這個小小的水鄉古鎮便會熱鬧非凡,狹長的廊棚裡掛滿了魚乾、醬鴨盒香腸,各家各戶都忙著打年糕,包粽子…從2000年起,每年農曆臘月初七,安昌都舉行臘月風情節。主要活動有古鎮風貌遊覽、民俗民風展示和臘月風情遊等,遊客可盡情領略小鎮過年的傳統風俗。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美食特色

臘腸

安昌的特產,四季都有供應,又以冬季所制的為佳。好的臘腸要求以豬後腿肉為原料。品嚐臘腸,可以直接到古鎮上的酒家,一般都是店家自己灌製的,蒸熟後切片即可食用。

扯白糖

又名線糖,是安昌的民間傳統小吃,趁熱將條狀的麥芽糖剪成一段段,入口甜韌而易化。在街上有攤販售賣。

大城市年味難尋,品年味,來這個小鎮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