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首創!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指數出爐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法治環境第三方評估報告》採用量化評估方法,根據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建設的定位和目標,遵循績效評估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在充分提取了法治環境的交互信息、全面挖掘法治環境的多維數據基礎上,構建了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指數及其評價模型,該指數和評價模型從“職能部門+專家+企業”的三重評價視角選擇規則構建、監管效能、政府治理、市場環境、糾紛解決和社會活力等六個觀測維度,首創“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指數”,形成以百分制結果呈現的法治環境綜合評價。

根據該指數和評價模型,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指數為85.67分,得分數據上分佈均衡,顯示出在中央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各部門群策群力,分工協作,多管齊下,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建設獲得長足進展,工作績效突出、專家評價積極、企業反饋良好,多維度測評數據均較為理想,未出現明顯的短板或不足。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法治建設報告》首發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法治建設報告》採取白皮書形式,首次採取中文和英文雙語版本全面展現成都自貿區在制度體系建設、治理能力提升、司法審判職能發揮和社會法治建設的總體情況。

《報告》指出,自揭牌運行以來,成都自貿區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建設法治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創新要素集聚、監管高效便捷、協同開放效果顯著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的目標,實現奠基性高位開局,全面啟動各項改革試驗任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改革創新和法治建設兩手並重,主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推進自貿區各項工作,著力提升成都自貿區法治化水平,積極營造國際化、便利化、法治化的公平、透明、高效、便利的營商環境,形成了“路地合作新機制”、“‘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自貿通”綜合金融服務、“知識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公證最多跑一次”等重要制度創新成果,為四川和全國的改革和發展貢獻成都智慧、提供成都方案。

以成都自貿區為研究對象的首本藍皮書發佈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法治發展報告》系以成都自貿區為研究對象的第一本藍皮書,是採取藍皮書形式集中展示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建設成就的重要嘗試,該報告採取理論研究和數據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2018年至2019年成都自貿區在制度建設、法治政府建設、司法改革和社會法治建設等多個領域的制度創新、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進行檢視回顧,內容全面、視角多元、數據翔實、材料充分,在此基礎上,《報告》進一步提出優化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激發制度創新的若干對策建議。

《報告》指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都自貿區法治環境顯著提升、制度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營商環境顯著優化,制度創新能力排名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片區之首,形成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多式聯運“一單制”、中小科技企業“雙創債”、中歐班列集拼集運等400餘個創新案例,在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引領功能和示範效應持續增強。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