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考研分未過985或211大學考生,是調劑一流學科高校院校還是再戰?

眾所周知,考研34所自定考研分數線的院校都是985大學,是全國大學的佼佼者,考研敢報考這些學校也堪稱學霸級。自然一部分人會被初試分數淘汰不能進入該校的複試,那麼該批線外生怎麼辦?是調劑211還是準備“考研二戰”?

考研分未過985或211大學考生,是調劑一流學科高校院校還是再戰?


同樣對於報考211大學的考生,一旦未接收到第一志願的複試通知,也會面臨是否調劑的抉擇,故此對於考生心理要過這幾道坎。

面對自己的坎

無論你報考的是34所自定分數線大學,還是211大學,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綜合實力,分析自己和所報的學校分數差多少?哪門課程差?是英語、還是政治等等,其次是考慮是如果再戰會有多大勝算等等,再次考慮是否調劑的問題,這個坎必須面對。

家長的坎

很多家長一直把他(她)們當孩子,從始至終都是一手安排,從小學到大學,學校以及專業等等,這些所謂的孩子始終都沒離開家長背後的身影,但是家長忘記一點,從上大學開始這些都已經不是孩子了,是成人,成人就要做成人該做的事,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不能再用自己的眼光左右這些考研的“孩子”,給一個機會讓他(她)們從考研中長大。永遠脫離你們背後的靠山。

學校的坎

每個考研的學子從報考開始都希望上心儀的大學,完成繼續深造的機會,當然985也好,211也罷,20年來在社會已經根深蒂固,進入頂尖大學深造,自然無可厚非,但要看清整體教育方向,每個學校都有重點學科和非重點學科,不能只看學校,而一些985大學的非重點學科有時不一定比211的大學的重點學好。

故此在看大學的時候不但要看學校,同樣要看你所報的專業,也許你不夠34所自定分數線的大學,但是可以上個好的211大學好專業也許是好的結局,任何事情都會有利弊。同樣對於報考211大學的考生也是一樣的道理。

大學的名聲是一張華麗的外衣,自然這張華麗的外衣有很深的內涵,如果明知道自己穿不上這件外衣,何不選擇相對華麗的外衣呢,總有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再戰利弊

對於心高氣傲的考生,很多會考慮2020再戰考研,但是你必須通過前面的自我分析、總結考慮再戰必勝的把握有多大,不但要考慮自身的成績情況,還要考慮來年的考生情況,至少最近幾年考研大軍年年增加,雖然每年考研都有不同的擴招,但是招生比例還是小的。還有自身的家庭情況、自己的年齡等等。都是對於一個成年人必須要分析的問題。

以上幾道坎必須正確面對,自己不能過這幾道坎,不能正確抉擇可能會面臨下一次失敗。

綜上總結個人建議:考研是否調劑要看清整個的大學教育方向,從211大學到985大學,直到2017年大學教育方向的轉變到雙一流大學時代,人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代思維中。

對於考研學子如果你考不上心儀中的985大學,是否考慮調劑到新時代的雙一流大學呢,無論A或B類雙一流大學42所,如果有心儀大學還是的建議你考慮一下。對於報考211大學的考研學子同樣如果失利同樣建議你考慮一下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雖然這裡存在很多重疊學校,但是也有新生的大學出現,例如;B類鄭州大學等。雙一流大學概念的出現就標誌著大學的時代更新。

還有考研是可以相近專業可調劑,自然給了考研學子一個空間,換位思考如果能調劑另外一個學校的主專業讀研也未必是壞事。

未來的教育方向是雙一流大學時代,考研調劑同樣也要看清整體教育的大方向。

總之如果自己分數未過985大學或211大學初試分數是調劑,還是“二戰考研”決定你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