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是膽石症最常見的併發症

性膽囊炎是膽囊的炎症,可在數小時內起病,通常是結石造成膽囊管梗阻的結果。症狀包括右上腹疼痛和壓痛,有時伴寒戰、發熱、噁心嘔吐。腹部超聲可檢測到結石,有時可見伴隨的膽囊炎症。治療主要包括抗生素和膽囊切除術。

急性膽囊炎是膽石症最常見的併發症。反過來說,≥ 95%的急性膽囊炎有膽石症。當結石嵌在膽囊管引起持續性梗阻時,會造成急性炎症。膽汁淤滯促使炎症相關酶的釋放(如磷脂酶A使卵磷脂轉換成脫脂酸卵磷脂,可介導炎症反應)。受損的粘膜分泌更多的液體多於被它吸收的進入膽囊腔。結果擴張進一步釋放炎症介質(例如,前列腺素),惡化粘膜損傷,造成局部缺血,以上造成永久炎症。在此基礎上細菌感染。液體分泌和炎症的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壞死和穿孔。如急性炎症緩解,然後又繼續復發,膽囊可發生纖維化、縮小,不能濃縮膽汁和排空——慢性膽囊炎的特徵。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是膽石症最常見的併發症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即發生膽囊炎而不存在膽結石)在因急性膽囊炎行膽囊切除術者中佔5%~10%。它佔急性膽囊炎做膽囊切除術的5%~10%。危險因素包括下列內容:

  • 嚴重疾病(例如大手術、燒傷、膿毒症或大面積燒傷)
  • 長時間禁食或TPN(均易發生膽汁淤滯)
  • 休克
  • 免疫缺陷
  • 血管炎(如SLE、結節性多動脈炎)

其機制很可能與缺血、感染或膽汁淤滯造成炎症介質的釋放有關。有時可分離出病原菌(如沙門氏菌、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鉅細胞病毒)。兒童的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多繼發於無明確感染源的發熱。

症狀和體徵

大多數患者有前驅的膽絞痛或急性膽囊炎。膽囊炎的疼痛性質和部位類似於膽絞痛,但持續時間更長(>6h),程度更劇烈。嘔吐常見,伴右肋下壓痛。數小時內可見Murphy徵(按壓右上腹,深吸氣可加重疼痛而使吸氣終止)伴右側上腹部肌衛。常有低熱。

在老年人中,第一或唯一的症狀可能是全身性和非特異性的(例如,厭食,嘔吐,全身乏力,虛弱,發熱)。偶有無發熱。

急性膽囊炎通常在2~3天后可減輕,甚至不經治療1周內85%的患者完全緩解。

併發症

如不治療,10%的患者會發生侷限性穿孔,1%發生遊離穿孔和腹膜炎。腹痛加劇、高熱、腹壁強直伴反跳痛或腸梗阻,提示積膿(膽囊內的膿液)、壞疽或穿孔。如急性膽囊炎伴黃疸或膽汁淤滯,可能存在膽總管部分梗阻,通常是結石或炎症造成。

包括下列併發症:

  • Mirizzi綜合徵:是一種少見併發症,由膽結石嵌塞在膽囊管壓迫阻塞膽總管引起膽汁淤積。
  • 膽石性胰腺炎(gallstone pancreatitis):來自膽囊的膽總管結石可阻塞胰管梗阻。
  • 膽腸瘻:罕見的情況下,大的膽結石可侵蝕膽囊壁形成通向小腸(或其他腹腔任何部位)的瘻管,結石可通過腸道排出或引起小腸梗阻(膽石性腸梗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