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一枝开在乡村的俊俏野百合——庄浪南湖眉户

一枝开在乡村的俊俏野百合——庄浪南湖眉户

程家小河农民艺术家郝维平的三弦、二胡与板胡

庄浪南湖眉户,犹如开在山涧的野百合一样,摇曳俊俏,这株民间艺术的奇葩,俚而不俗,雅俗共赏,以其质朴健康的风姿,清冽馥馨的韵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百年多来,兴盛不衰。

南湖眉户剧现存剧目有90多出,内容大多反应下层人民主要是市民阶层生活和思想情趣,如《张琏卖布》、《老换少》、《看女》、《推磨》、《小姑贤》、《小放牛》等。有反映下层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不幸命运的,又对封建礼教,宗法制度进行控诉的反抗的,如《亚仙刺目》。有表现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内容的,有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背悖的婚姻关系的讽刺嘲笑的,如《王老娶小》等。亦有歌颂赞美青年男女真挚爱情的,如《秋莲捡柴》、《金碗钗》等。即使是少量反映宫廷生活和才子佳人的作品,亦渗透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如《李彦贵卖水》、《花亭相会》、《打金枝》、《赐银牌》等。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朴实健康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有时即使是含着悲剧的生活命运的内容,亦用幽默的、亦庄亦谐的形式予以表达,典型地反映了庄浪人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真可谓是“充满欢笑的艺术”。

庄浪眉户,主要流行于南湖镇及其周边地区。因它产生于南湖镇,便叫南湖曲子戏或南湖眉户。说到南湖眉户,不能不说到它的“鼻祖”李杜。他是南湖眉户的集大成者。李杜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李杜(1894年-1968年)为南湖镇南门村人,酷爱民间小曲。清宣统一年(1909年),李杜去水洛集市卖凉粉,相识了开刀削面馆的陕西人肖师(名矢),于是拜他为师学做刀削面。肖师也是个喜说爱唱的人,尤其陕西眉户调唱得动听优美,吸引得李杜钟爱不已,便于闲暇之时,悉心求教习唱。他对师傅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辄即心领神会,尽得其法。两年后,终于出师,回到了南湖,在南湖方圆招徒教习演唱。由于眉户内容通俗易懂,演唱形式方便,很符合当地老百姓的民俗心理和欣赏习惯,因此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由于李杜唱起眉户来柔声曼妙、娇态可掬,身姿活泼洒脱,肚子超前,屁股撅后,又特别突出的一甩一甩的,加上幽默诙谐的表情,人们便送他一个“大屁眼奶奶”的诨号。这个并不雅致的称谓,却包含着大众对这位民间艺人的褒扬和热爱。后来,他将陕西眉户去掉一些衬字,减少拖腔,又与当地民间传唱的一种民歌糅合,留精去粗,创造出了一种新曲调,然后把这种曲调套入短小的传统折戏,组织人员试行排练演唱,第一场演出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作为南湖眉户曲艺传播人和奠基人,他不满有些扮演现成的东西,他在演唱过程中把本地小调结合起来。就使南湖眉户从形式到内容更为丰沛和隽永,使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的戏曲。他能自觉地运用鼻音和颤音把一个曲调处理得婉转动听,他创演的有些曲目堪称经典乃至绝唱。天道酬勤,1956年在平凉专区举办的“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李杜荣幸的被授予荣誉一等奖。接着爱好者纷纷投师,使其唱曲得到广泛传播,波及方圆几十里。现在演唱眉户较盛的有:南湖镇上下街、郑家沟、寺沟门、程家小河、李庄、李湾、双堡子、王磨家、张家咀、沈家岔、李润等村所演唱的色彩各异的眉户剧都是李杜直接传播教唱的。

南湖眉户也叫 “南湖地摊”,因为演出地点“很随便”,不用搭台子表演,很容易找,即随便找一块地方,街头巷尾,或门前院落,或村边道旁较为开阔的平地上设摊演唱;搬一张桌子,几只凳子,挂一盏昏暗的菜油灯、汽油灯火马灯就可开演。群众围成一圈席地而坐,拭目以待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山村的夜幕下充溢着不绝的欢笑和温馨,远远听去,管弦人歌声声入耳,真乃妙不可言的天籁之声。南湖眉户歌词大都出自乡土文人之手,且注重修辞。

南湖眉户最早只由七八个人组成的小班子演唱。富有的团队演员服饰穿戴同秦腔戏衣戏帽,贫穷团队的演员穿老人寿衣和新媳妇嫁衣。伴奏乐器原用板胡、苏胡、三弦、竹板子、摔子(碰铃)、瓦瓦(竹片打击乐),后增加了武乐暴鼓、小锣等,现增加二胡、笛子、打琴等。演唱在夜晚,演出例行次序第一场《上天官》,借天官说一些祈福纳祥,祝本年风调雨顺之类的段子,接下来是《刘海撒金钱》,其后才是正剧,主要演唱小曲,演唱形式比较自由,一般八人组成,四个中年男子为合唱队,四个小旦穿插为一列纵队,渲染气氛。正剧选用的多是传统的谈情说爱类的文性折戏,唱、做讲究婉转平稳,和缓柔美,加上必要的逗情说笑,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流畅洒脱。演唱时插以帮唱,观众也可参加帮唱(俗称“嘛黄”),演观互动,十分热烈。演出有对唱、合唱,边唱边舞,走十字步、八字步,甩扇、帕、蝇刷(拂尘),摇霸王鞭作舞。最后以《道谢曲》答谢观众而告终。

1952年,庄浪县政府首次调演南湖眉户,第一次把南湖眉户搬上县级舞台。1956年,平凉地区举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调演”,南湖、岳堡共10人组成团队参加演出,获团队一等奖,7人获个人二等奖。这次汇演后又选送3人参加省上的观摩调演,其中2人获奖。2005年,程家小河村团队获平凉市民间文艺演出优秀奖;2009年获庄浪县春节文艺汇演特等奖。2010年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

现在生活中像这种文化差点失传,最近几年随着文化水平提高,国家对这种文化发扬光大,每到腊月初就开始演出,一直到二月结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古色古香的南湖眉户受到新的文化传媒的严重冲击,古老文化急需年轻人的学习和传承,像程家小河64岁的南湖眉户传承人郝维平这样懂乐器、爱眉户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后继人少,他可谓痛心疾首!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湖眉户发扬光大,永存流传于后世吧。

一枝开在乡村的俊俏野百合——庄浪南湖眉户

程家小河农民艺术家郝维平的蟒皮小三弦

一枝开在乡村的俊俏野百合——庄浪南湖眉户

程家小河农民艺术家郝维平的蟒皮大三弦

营运人员:李正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