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樑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編者按:2018年5月19日,佳友在線攝影網-觀鳥中國行活動雲南站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佳友在線攝影網主辦,在國內各大生態保護區重鎮,通過生態攝影專家講座、鳥類保護專家分享和普及鳥類及其棲息地保護知識。我們有幸採訪到了拍鳥達人:梁原老師(網名MyGod),來聽一聽他對鳥類攝影器材的看法。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梁原老師(昆明翠湖攝鳥,手持1DX II + 640L + 2X III)

攝影這個事兒作為一個愛好也罷,特長也好,已經伴隨自己折騰半生。那麼作為其中的鳥類生態攝影題材,不少朋友一定有不少拍攝器材的選擇和使用的困惑吧?至於觀鳥,如果要輕鬆和欣賞度高一些,建議使用品質比較高一些的能上架的單筒望遠鏡。

攝鳥器材的三個級別之入門級

經過這20多年在佳能攝影器材領域的消費和折騰,攝鳥的器材要完備雖說是一個系統工程,但是俺把它分成了入門級別、發燒級別、專業級別三個類別。玩家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預算來進行選擇和配搭。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EOS-1D Mark IV +EF 600mm f/4L IS II USM

ISO400 F/7.1 1/3200 S

先來說說入門級別的攝鳥愛好者,他們大多是一種非特別偏愛的泛拍,其中對鳥類題材也很有興趣而已,並沒專門為此而去大量投入時間和精力、金錢來追逐攝鳥。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 7D Mark II+EF400mmF4 DO IS+1.4X

ISO800 F/8 1/1000 S

所以器材的選擇上也就相對簡單而輕便,機身一般都是7D2和80D、800D等為主,鏡頭大多是新版小小黑,也就是EF 70-300mmF/4-5.6 IS II USM,甚至是EF-S50-250mm這類鏡頭,實惠但是畫質仍有一定保障。這部分玩家和器材情況咱們大多都很清楚,就不再贅述了。

三級別之發燒級

發燒級別的生態鳥類攝影玩家相對比較酷愛和偏好於鳥類攝影,在預算上也更寬鬆一些,機身也升級到了無敵傘(5D3),無敵獅(5D4),甚至有為了追求後期裁剪能力強和畫質高的5DSR等機型;這其間也有部分燒友為了追求連拍率和對焦系統與操控而買了早些年的旗艦快速機諸如馬克思(1D4)、或者大馬三(1DS3)來拍鳥的也不乏其人。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EOS-1DX Mark II+EF600mm F/4L IS II USM

ISO 800F/6.3 1/1600S

那麼鏡頭該如何選擇呢?他們最喜歡的還是相對輕便的搭配,比如EF70-200mm F/2.8L IS II + EF2X III,胖白70-300mm f/4-5.6L IS或者大白EF100-400mm F/4.5-5.6L IS的1代和2代(也就是大白兔),而輕便紅圈定焦當中的鏡頭選擇相對較老,只有EF400mm F5.6L和EF300mm F4L IS作為主力了。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 USM+2X

ISO800 F/9 1/640 S

這種搭配裡面還有諸多不便,因為鏡頭設計上要兼顧輕便和價位區間,在用料和規格、光學上的表現就會收到不少限制,通常表現為鏡頭的最大光圈較小。除去了定焦的456L和340IS,變焦鏡頭一般都是F4.5-F6.3等等,而大家都知道野生鳥類攝影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沒有最長只有更長,這是一種永恆的心理訴求和客觀拍攝追求。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70-200mmF2.8L IS II+2X

ISO400 F/5.6 1/640 S

這就使得我們需要增距鏡來搭配以實現增加焦距、獲取更高的放大倍率和更集中的影像表現的目的,但上述鏡頭大多加上增距鏡之後,表現最多僅僅是可用和堪用而已。同時加增距鏡之後帶來的問題是,由於使可用的最大光圈小於了F8,使不少機身都喪失了對鏡頭支持AF對焦的能力。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 600mm f/4L IS II USM +2X

ISO2000 F/13 1/500 S

這一缺點在拍攝鳥類這種快速攝影題材上,往往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於是,要麼選擇不加增距鏡,拍攝之後裁剪畫面損失畫質和像素數來獲取相對滿意的構圖,要麼加增距鏡來手動對焦來拍攝呆鳥和移動緩慢的鳥類。

三級別之專業級

於是乎,終於到了高階玩家的專業鳥類和生態動物攝影師最終閃亮登場了!高階的專業鳥類攝影師,通常是在預算比較寬裕和高效率出片的指導思想要求下,如何配置器材來完善自己的攝鳥系統的呢?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70-200mm F2.8L IS II

ISO800 F/8 1/1000 S

我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身邊朋友的配置,還有和廣大網友的交流,得出大致的配置套路是這樣子來的:機身非1D系列為首選莫屬,也有個別用高像素機5DS系作為補充備機的,利於細節表現和二次構圖。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 600mm f/4L IS II USM

ISO1000 F/4.5 1/400 S

而鏡頭則根據拍攝鳥類的不同而不同,林鳥居多的朋友會首選EF300mmF2.8 L IS II代和EF 400mmF2.8 L IS II代,這兩個鏡頭一是因為總量相對前一代減負了不少,僅2KG多和小於4KG,手持和機動的餘地大了很多。400定通常也可配合獨腳架使用。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 600mm f/4L IS II USM +1.4X

ISO400 F/11 1/1250 S

拍攝地點在開闊地,諸如戈壁灘、大草原、水草豐茂的沼澤地和湖泊、臨水灘塗的涉禽等中大型鳥較多的玩家,會更願意買EF500mmF4L IS II、EF600mmF4L IS II、EF800mmF5.6L。甚至為了焦距增加獲取更多拍攝機會、不惜進一步上增距鏡力圖獲取1600mm的特寫畫面或者沙龍氣氛濃郁的金燦燦大太陽中有鳥兒的震撼場景。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EOS-1DX Mark II+ EF 600mm f/4L IS II USM+2X

ISO400 F/5.6 1/200 S

這種時候,也有攝影師願意犧牲一些畫質和細節去使用半幅機諸如1D4、7D2和80D等作為備機,來配合增距鏡以便進一步得到更驚人的1560mm、1920mm、2560mm這些驚人的焦距參數,這樣得到的畫面美感必將大大與常規視角不同。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 600mm f/4L IS II USM

ISO800 F/8 1/1250 S

但這就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此長和超遠攝的鏡頭與焦距,必將因拍攝的快門輕微抖動而糊片的幾率大增。而部分創意的攝影師怎希望使用穩定的慢門追隨和慢門手法表現來提升作品感染力,那麼您的機身和鏡頭如何儘可能的保持穩定拍攝呢?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 EF400mmF4 DO IS +2X

ISO800 F/13 1/1250 S

所以,中大型的三腳架系統諸如國外的RRS(日日爽)3系與4系、捷信4系和5系,國內的富圖寶磐圖系TS-83、84、85和最新發布的金雕腳架雲臺套裝等都不錯。高速度拍攝有靈活輕巧的RRS懸臂、捷信的新款油壓懸臂、富圖寶的WH-30懸臂。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 USM+2X

ISO800 F/11 1/640 S

而低速度追拍的最佳拍檔雲臺其實是各種業界頂尖的油壓雲臺,諸如沙雀(也稱薩拿)的DV10和FSB-8T,曼富圖的509HD、502HD、504HD和519、526等,此外加通尼等也有不錯的選擇。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Canon EOS-1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 USM+1.4X

ISO800 F/9 1/4000 S

攝鳥玩到這個程度,架子和雲臺,甚至機身與鏡頭的連接穩定長板、鏡頭與機身卡口的穩定連接器,機頂閃燈的聚光罩等都成為不可或缺了。甚至,部分朋友為了拍鳥攜帶大型器材方便和便於走山路野路,連最大的附件車子都換成了越野能力強悍,寬敞舒適的車型。哈哈哈!壕們的玩法是讓咱們真心傷不起啊。

我的拍鳥器材

俺的器材配置也簡單給朋友們說一下:目前主力機身是兩臺,一為1DX II,一為1D Mark IV。主力攝鳥鏡頭是:EF600mmF4L USM、EF400mmF2.8L IS USM、EF200mmF1.8L USM;之前曾經擁有的EF400mmF4 DO IS和EF300mmF2.8L IS II則因鏡頭重新組合而賣掉了。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我的佳能器材一覽

我的輔助攝鳥鏡頭是拍攝生態環境照的EF70-200mmF2.8L IS II,而之前還有大家熟知的456L、340IS、大白兔,這些都在器材整合的過程中賣了。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在大理洱源西湖租船拍攝水鳥時的腳架裝備

至於存儲卡,不用說必須是CF卡起點為1066X,CFast2.0的最好是3400X以上方才能最大程度釋放機身的連拍和緩存潛力。

器材適合才是最好 梁原老師論攝鳥器材

EOS 5QD+EF 100-400L IS

400mm焦距,1/125秒,柯達E100S反轉片

我在這裡並不主張朋友們一來玩生態和鳥類攝影就都去進階到專業職業攝影的高階玩法,因為玩攝影,無論哪一個題材,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一點皆因攝影師拍攝需求和心態而異。把握好了這一點,相信您對心目中最適合自己的器材配搭就能瞭然於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