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這麼久了,你是靠什麼在這座城市支撐下來的

這麼久了,你是靠什麼在這座城市支撐下來的


朋友因不滿現狀往我所在的城市投了簡歷,在接到面試通知時問我,這座城市裡的什麼讓你想要留下,或者說在你最孤獨無助的時候,是靠什麼支撐下來的呢。


我說,這沒那麼難的。


這就像我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水溝,它又髒又臭,四周還沾滿了泥。


過往的人都朝這兒探了探頭,感嘆這條溝太長太深,自己必定難以跨得過去,為了避免深陷泥潭,便紛紛繞路而行。


但還會有這麼一部分人,他們對自己能否跨越水溝極其好奇,像是等待驚喜收穫勝利的主角一樣,樂於去試探結果的多種可能。


其實走過去的人都知道,不過是爛泥纏身後再逐漸褪去汙穢的過程。


這個溝是沒人能輕易跨越的,為它繞路的人不過是保留了大江大河裡的小片河流乾淨,而往江河爛泥中耗過的人,是能擁有整片清澈大海的。


看起來結果似乎並無不同,其實眼裡的清澈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你沒有辦法去以過來人身份去告訴些什麼。


之所以韓寒會說‘聽了那麼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為我們的一生不是靠道理積累的,而是腳踏實地的切身體會和酣暢淋漓的親身感悟。


這麼久了,你是靠什麼在這座城市支撐下來的


1


每個背井離鄉來到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多多少少都帶著屬於自己的一部分信念的,有人單純為了錢,這無可厚非,有人為了夢想,這說來還蠻生澀的,還有人為了證明自己,為了見識更寬廣的世界等等。

當他們帶著這些信念一路向前時,可能總會忘記,在很多個夜深人靜想家的時刻,該怎麼辦。

我的那個朋友在面試成功後通知父母時,媽媽為她出遠門擔心到掉眼淚,替她先把還未發生的各種風險提前告知,並耐心規勸她留在家鄉。

“沒有熟人你想找個人說說話怎麼辦,和同事相處不好難過憋屈怎麼辦,想家的時候媽媽離你這麼遠見不到怎麼辦,天冷了生病了沒人照顧怎麼辦。”

從小聽多了那些你要努力你要考上大學這種勵志的道理,突然在聽到這些“不管你掙不掙得了多少錢,只關心你過得好不好”的囑咐,不禁感動到想就這樣一輩子待在父母身邊被保護著。

她再次問我深圳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她到底值不值得去。

像機遇多挑戰大,年輕有活力這類官方詞彙我已不想再說,開始提到目前的生活狀態。

在《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這首歌裡,鏡千明明寫滿了對城市喧囂工作繁瑣的疲倦,可是卻也沒有誰敢輕易離開這種生活。

少年佩說當你不知道什麼是想要的生活之前,可以先確定什麼是不想要的。只要慢慢遠離不想要的生活,那離想要的生活也就越來越近了。

我認為按照這個原則去做一些決定,後悔的可能性應該會比較小。

這麼久了,你是靠什麼在這座城市支撐下來的


2


不滿現狀是很多人會面臨的問題,而現代人的習慣就是明明痛苦難受卻還是得堅持忍耐。


年後決定換新環境想要新開始的人比比皆是,但畏首畏尾不敢輕易做決定離開一個熟悉地方的人也不在少數。


去年的我是前者,今年我卻變成了後者,根本原因是從學生時代步入社會的這一年多了很多無奈,也不乏我還缺少能支撐下來的前提條件。


我曾支撐不住垮掉過,所以才害怕極了那種無助到絕境的時刻再次發生。


曾經以為有份還不錯的工作,認識幾個打過照面的朋友就足矣。


後來意識到能先找到自己想做的才是最牢固的,有一個隱隱的渺小的暫時或許不值一提的小計劃,都讓平靜生活的每一天都多了些向前進的動力。


但這些成果不顯著的目標也會隨時把你擊垮,你會開始懷疑自己,疑惑這麼做下去的意義何在,又疲乏於遙遙無期甚至可能不會實現的盼頭。


向內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我們需要向外延伸自己的邊界,把問題拋出去,去接納和吸收外界同伴的想法。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找到能讓你快樂並有所收穫的人,這種結伴同行的並肩比孤軍奮戰的獨往,可能更快到達終點。


最後,當你發現你與這座城市的某個地方某個人息息相關了,你可能就也說不清這座城市到底是哪裡吸引到你又能把你留住的。


你失落過也欣喜過,你失望過也期待過,你放棄過也堅持過,然後笑著把從前狼狽不堪的時期講出來,原來,你的命運和這裡曾這樣緊密相連過。


也許待你躺過這片泥濘,將曾經的陌生和恐懼變為觸手可及的溫暖,你可能就會想起,是當初的一腔熱血指引你拼盡全力地走到這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