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新冠病毒戰役的打響,也讓幹細胞這種先進療法備受關注。3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提到,要採取恢復期血漿、幹細胞、單克隆抗體等先進治療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和抗炎特性,使其被應用到了多個新冠肺炎臨床治療研究項目中。

臍帶屬於新生兒圍產組織的一種,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可在產婦分娩後獲取。與骨髓和脂肪相比,這種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具有來源廣、易獲取、安全性高以及增殖率和克隆率高、體外培養相對容易和抗炎活性可觀等特點,是新冠肺炎臨床治療研究中應用得最多的一類幹細胞。

2月底,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佈平臺( ChinaXiv) 發表的預印本論文報道了一例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靜脈回輸治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臨床結果,患者首次回輸9天后,轉出了ICU病房,大部分生命體徵和臨床試驗指標恢復正常,兩次喉部拭子檢測均呈新冠病毒陰性。(案例詳情後續會有專文介紹)

據湖北日報3月4日報道,從協和江南醫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8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接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已完成第一個療程,取得初步療效,進入臨床觀察期。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這些案例揭示,間充質幹細胞或可成為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十分有潛力的療法。

相關新冠肺炎項目概況

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數據,截止3月3日,共有6項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項目註冊登記。

湖北十堰市太和醫院負責的(ChiCTR2000030484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聯合細胞外泌體靜脈輸注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肺損傷修復的臨床應用研究”,將分離擴增的間充質幹細胞聯合細胞外泌體,通過靜脈注射給藥,評價治療新冠肺炎致肺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尋求一種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新冠方法。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南京市第二醫院的(ChiCTR2000030300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s)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高危患者”,研究並評價間充質幹細胞製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危患者的臨床療效,以期對臨床上選擇使用間充質幹細胞製劑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危患者進行支持治療、改善後期肺纖維化提供用藥條件及理論依據。

湖南省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的(註冊號:ChiCTR2000030173)“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關鍵技術攻關與臨床應用示範”登記註冊。此次研究是為了評價間充質幹細胞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炎症水平的控制及肺功能保護等臨床效果,納入30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負責的(註冊號:ChiCTR2000030116)“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旨在評價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安全性,初步探討其臨床療效,並納入16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負責的(註冊號:ChiCTR2000030088)“臍帶華通膠源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旨在通過靜脈輸注臍帶華通膠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並納入20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ChiCTR2000029569 )“臍帶間充幹細胞條件培養基治療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比較常規治療組與常規治療聯合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條件培養基組治療重症及危重症2019-nCoV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特徵及優勢

有學者將幹細胞移植稱為“第3代細胞療法”。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存在於臍帶華通膠和血管周圍組織中,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組織細胞,同時也可以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如釋放生長因子、抑制凋亡因子,為新生細胞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微環境,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潛能。與其他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相比,臍帶組織來源間充質幹細胞具有更多的優勢[1]: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1) 有更充足的來源,收集容易,對供者無任何損傷,亦不受倫理及法理限制;

(2) 受胎盤屏障保護,其成分被病毒、細菌汙染幾率低;

(3) 免疫源性更低,能耐受更大限度的HLA配型不符;

(4) 體外倍增時間短,克隆形成率高,擴增能力強;

(5) 不僅可做異基因移植供體,而且還可低溫保存數十年;

(6) 可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及神經系統功能,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潛力。

作為一種新的替代細胞來源,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各系統疾病的細胞移植及藥物靶向治療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0年2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註冊庫http://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註冊的有關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研究項目有167項。治療相關的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骨性關節炎、中風後抑鬱症、類風溼關節炎、克氏綜合徵、軟骨組織再生、卵巢腫瘤和脊髓損傷等。

01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類伴有不同程度胰島素分泌缺乏或胰島功能障礙的代謝性疾病,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分化潛能,為修復胰腺提供了可能性。

根據http://clinicaltrials.gov網站的信息,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幹細胞研究中心登記註冊項目為了確定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是否安全有效,納入50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離體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在接受治療後的三個月內,對患者的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等指標進行檢測。

02

骨性關節炎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疾病,大量研究證實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能有效緩解骨性關節炎症狀、修復受損軟骨。2019年,智利安第斯大學的研究者[2]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Ⅰ/Ⅱ期試驗中隨機分為3組,分為對照組、單次組、重複組治療6個月。隨訪1年後,發現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重複組治療較其他兩組治療骨性關節炎的效果更好,為骨性關節炎患者帶來了良好的安全性,並且改善了長期的疼痛。

03

中風後遺症

中風後抑鬱症是腦卒中後併發的抑鬱狀態,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為神經幹細胞,參與抗炎與組織修復,被廣泛應用於腦卒中、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脊髓損傷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

2018年,河南中醫藥大學科研實驗中心[3]的研究人員納入中風後抑鬱症患者60例,平均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為加味丹梔逍遙散聯合幹細胞治療組,對照組為加味丹梔逍遙散聯合氟西汀。患者治療8周後,觀察組血清TNF-α、ⅠL-1β和ⅠL-6均顯著低於對照組。結果顯示,加味丹梔逍遙散聯合幹細胞有抗炎作用,且優於加味丹梔逍遙散聯合氟西汀。

04

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類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因其具有的免疫調節和損傷修復功能,在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治療過程中顯示出良好的臨床前景。201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323醫院的研究者[4]納入136例對傳統藥物治療反應不充分的活動期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與對照組36例相比,靜脈輸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可顯著改善臨床症狀,且治療效果可維持3-6個月。

05

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是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脊髓損傷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亟待探索新的治療策略。近年來,隨著對間充質幹細胞的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及體外易培養擴增等生物學特性的深入認識,為脊髓損傷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美國聖地亞哥的研究者[5]對1名29歲的脊髓損傷患者進行異體間充質幹細胞鞘內注射治療,分別在患者傷後5個月、8個月和14個月的三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注射5次人臍帶血單個核細胞和人臍帶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觀察到患者的神經病理性疼痛減輕,肌肉、腸道和性功能得到部分恢復,且在治療過程中未觀察到明顯的不良反應。

06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堵塞而導致心肌細胞缺血壞死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新生兒臍帶組織中的一種多功能幹細胞,因其具有低免疫原性、較強的增殖分化能力及倫理學爭議少等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心肌梗死的治療研究。波蘭賈蓋洛尼安大學醫學院心血管與血管疾病系的研究人員[6]為了研究華通膠來源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用於治療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納入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從冠狀動脈中注入華通膠來源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共30mL懸液,在24h動態心電圖中,未見有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或臨床症狀。隨訪1年後,仍未發生心血管事件。

07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由於手術移植後器官或者組織後,異體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細胞,經受者發動的一系列“細胞因子風暴”刺激,增強了其對受者抗原的免疫反應,從而發動細胞毒攻擊。常累及皮膚、肝臟、腸道等系統,造成這些系統嚴重損害。

2015年,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等研究人員[7]成功製備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並用於治療10例移植物抗宿主病患兒,該10例患兒均獲得不同程度的緩解,且均未發生間充質幹細胞的相關毒副反應,提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輸注治療具備良好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08

老年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自身修復能力有限,多數患者遺留有嚴重後遺症,給本人以及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嚴重影響。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疾病有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腦缺血損傷等。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湖北省中山醫院細胞治療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8]為了觀察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納入腦梗死患者120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組,每組60例。對照組採用常規藥物治療+康復訓練;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對患者在治療後1周、1月、3月進行跟蹤檢測,結果顯示,給予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對治療腦梗死後運動功能障礙療效明顯,同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望

近年來,以幹細胞、精準醫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已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發揮的有效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隨著高通量、快速、精準分析檢測技術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中的應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體量的增加,針對各種疾病的個性化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方案將逐步建立,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藥品”化並推向臨床應用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馮磊, 曹寧, 梁素麗, et al.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與臍血造血幹細胞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誌(電子版), 2014(3):113-117.

[2]Matas J,Orrego M,Amenabar D,et al.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for Knee Osteoarthri‑tis:Repeated MSC Dosing Is Superior to a Single MSC Dose andto Hyaluronic Acid in a Controlled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J]. Stem Cell Transl Med,2019,8(3):215-224.

[3]加味丹梔逍遙散聯合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風後抑鬱症的臨床觀察

[4]Wang L , Wang L , Cong X , 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Safety and Efficacy[J].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2013, 22(24):3192-3202.

[5]Ichim T E , Solano F , Lara F , et al. Feasibility of combination allogeneic stem cell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A case report[J].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Medicine, 2010, 3(1):30.

[6]Piotr M , Adam M , Danuta J , et al. Myocardial regeneration strategy using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an off-the-shelf ‘unlimited’ therapeutic agent: results from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in-Man Study[J]. Advances 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2015, 2:100-107.

[7]鄭瑩, 王易, 翟宗, et al. 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兒科雜誌, 2015, 17(8):869-872.

[8]胡晴, 曹夢瑩, 李瑞芳, et al.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腦梗死的安全性與有效性[J].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34(1):57-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