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安徽黃山:“五比五並重”抓實防疫與人居環境整治

安徽省黃山市堅持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與人居環境整治“兩手抓、兩促進”,以“乾乾淨淨迎小康”為主題,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排查整改為切入點,突出“五比五並重”,切實改善村莊環境質量,提升村民精神面貌,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戰。

比普及率,做到防疫宣傳與整治宣傳並重。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抓住春節期間外出人員返鄉、農村人口較多的有利契機,通過致農民一封信、廣播喇叭、鑼鼓巡邏隊等傳統方式,與短信、微信、QQ等相結合,一方面進行防控知識和政策宣講,提高村民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意識,遵守不拜年、不集聚、喜事停辦、喪事簡辦等特殊時期要求;另一方面,進行衛生改廁、垃圾分類、“五清一改”等環境整治政策宣傳,摸底徵求村民改廁意願。據統計,黃山市累計開展各類宣傳活動6184次,發放宣傳資料13.8萬張,張貼標語3632條,手機(微信)信息100餘萬條(次),以村(組)為單位宣傳普及到位,村民安全防護和衛生意識明顯提高。

比整潔率,做到院貌整治與村容整治並重。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通過黨員示範帶動,在安全有序開展“春節村莊清潔行動”的同時,引導村民做好室內衛生死角清理、廁屋(公廁)消毒和院內垃圾清理、雜物堆放整理,不僅村容村貌明顯提升,村民庭院整潔度顯著提高,也有效降低了病毒糞口傳播風險,剷除了衛生死角細菌滋生的土壤。1月以來,累計4.17萬人次參與整治,近10餘萬人次開展庭院整治,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337萬噸、畜禽養殖糞汙等廢棄物695噸、溝渠950公里,清理亂搭亂建2265戶,拆除廢舊廣告牌3100個,清理無功能建築1.35萬平方米。同時,市農業農村局與市創城辦聯合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村莊“擂臺賽”活動,從3月開始,採取自薦和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每月對各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分區和縣兩組進行現場測評,每組前三名行政村給予資金獎補,後三名行政村重點督促整改。

比滿意率,做到問題整改與竣工驗收並重。堅持以農民滿意、管用實用為標準,紮實推進農村改廁突出問題排查整改。抓全面排查,從鄉鎮自查、區縣抽查和市級複核三個梯度進行排查,累計排查戶廁36484戶、公廁800座,排查出施工不規範、上水未接通等問題戶廁1543戶,保潔不到位、設施損壞等問題公廁77座。建清單臺賬,由鄉鎮梳理問題戶廁、公廁,建立問題、任務、標準、責任“四個清單”,市縣建立問題整改臺賬並加強日常督查,確保完成整改。嚴格對賬銷號,針對戶廁1543個、公廁77個問題項,嚴格要求鄉鎮建立“四個清單”,逐村逐戶對賬銷號,目前已銷賬502個問題點。同時,按照省廳3月底全部完成上年度已竣工廁所驗收、系統錄入等要求,堅持驗收現場“四到位”(鄉鎮經辦幹部、村委負責幹部、施工技術人員、改廁戶代表),驗收核查“四看二問”(看產品質量、看施工質量、看使用情況、看改廁臺賬,問群眾滿意度、問糞汙後續處理),組織各地高質量、嚴標準開展竣工驗收。目前,2019年度改廁竣工驗收12517戶、驗收率55.8%。

比合格率,做到質量監管與改廁進度並重。堅持因地制宜、村民自願原則,統籌考慮2020年底一二類縣無害化衛生廁所(衛生廁所)普及率要求,摸排全市年度改廁計劃11272戶。在抓好改廁進度的同時,對照省廳印發的《農村改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備忘錄》(以下稱《備忘錄》)要求,強化改廁質量的日常監管。比產品合格率,對統一採購的三格化糞桶,嚴格參照國家標準進行完整性、厚度、密封性、過糞管安裝、三格比例等參數核查,確保質量合格。比施工合格率,對一體化三格化糞桶地埋安裝或磚砌三格化糞池施工、上下水接通和抽水箱、廁具安裝等環節,嚴格按照《備忘錄》改廁施工安裝質量11條要求規範施工,確保施工規範。比驗收合格率,驗收環節嚴格按照《安徽省農村戶用廁所改造驗收辦法》要求組織開展,驗收表必須由改廁戶或其指定的委託人簽字,堅決杜絕只埋桶、上下水未接通,有廁所無廁屋,改而未用、不實用等突出問題。1月以來,已完成新改廁175戶。

比復工率,做到整治建設與疫情防控並重。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視頻調度會,部署安排疫情防控期間涉農建設項目有序復工開工,目前累計復工項目337個、復工率84.25%,其餘項目也正積極組織復工。為確保項目建設安全有序,市農業農村局安排一名幹部作為重點項目聯絡員,專門負責服務指導項目建設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做到項目復工建設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同時,印發《關於切實做好市域內涉農物資和產品運輸通暢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建立市農業農村局有關領導幹部聯繫服務制度、運輸保暢聯絡員協調聯繫制度,累計協調解決涉及運輸通行、復工返崗等問題8起,幫助屯溪區、歙縣為返工返崗人員協調口罩1.67萬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