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讓子彈飛》是由姜文執導,馬珂為製片人,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等主演的動作影片。於2010年12月16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由姜文所飾演的張牧之與周潤發所飾演的黃四郎,在鵝城鬥智鬥勇的故事。

影片的主要人物有3位:麻匪的首領張麻子,地方豪強黃四郎,以及新上任的縣長卻變成了麻匪師爺的馬邦德,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這三位人物。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姜文飾演的張牧之

麻匪首領張麻子,原名張牧之,曾是一名軍人,也曾經為“革命”戰鬥過,但是最終卻敗給了現實,所以,他選擇了落草。當然,並不是那種活不下去不得已才落草,相反,他能在這個時代很好的活下去,他讀過書,當過兵,又有文化又有武藝,可以說文武雙全,這樣的人,他到那裡都會吃香。但是,張牧之他不喜歡“跪著”掙錢,他喜歡站著把錢掙了!所以,他才選擇了落草為寇,他才會跟黃四郎過不去!為什麼?因為黃四郎侮辱了他,要讓他“跪著”掙錢!

毫無疑問,張牧之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他不僅要掙錢,他還要有尊嚴地掙。他渴望社會平等,他在就任鵝城的時候,他就重複了3遍“公平”這個詞!

他有勇有謀,洞若觀火,黃四郎的西洋鏡,被他一眼就給看穿了!他來鵝城的目的,並不是黃四郎想的那樣,來撈錢。恰恰相反,他是來實現他的理想!

但是,理想不是那麼好實現的,他一來,黃四郎就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他的義子小六,死在了黃四郎一個簡單的陰謀下!

這個陰謀很簡單,可以說一眼就能看穿。但是,卻給張牧之拋出了一個問題,他一直追求的公平,是什麼?

每個人都渴望公平的存在,但公平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平民階級所認為的公平是指所有人都被公平的對待,比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一說法,就是他們所認為的公平;但是在貴族階級所認知的公平中卻是,他們手中的貴族權力就代表了公平,他們才是公平

每個人內心的公平都是不同的,因利益而變化,他們所希望的公平只是對自己更公平一些而已。

義子小六的死,代表了張牧之理念的破滅以及屈辱。

他無法給小六一個公平,就任前大喊的三聲公平,成了一個笑話。

至此,他的內心中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如果不消滅人們心中的“惡”,理想中的公平將永遠無法實現。

那麼人們心中的惡是什麼?黃四郎。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周潤發飾演的黃四郎

黃四郎,這場鬥爭中的反派。在電影中,導演對他的刻畫,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地方豪強,更像是一個官僚資產階級的當權者,他的身上有官僚資產階級當權者所具備的所有特徵!

他很富有,有代代相承的家產,他有武裝力量, 武舉人跟私兵。可以說有財有勢。除此之外,他本身也是擁有很高的智慧和膽識。

他還很殘忍,可以說是心狠手辣!但是,他又擁有他替身那般的卑躬屈膝,懂得忍辱負重。

他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那樣

他們是狼,更是羊。在狼面前,他們是羊;在羊面前,他們則是狼。

作為地頭蛇,他原本是想讓張牧之這個強龍屈服,讓他與前幾任的縣長一樣,跟自己同流合汙!

但是張牧之卻是一個讓他無法理解的理想主義者,這個理想主義者可以把用命搶來的銀子都送給窮人,也可以在自己放他一馬後回來找他麻煩,所以直到黃四郎死的時候,他始終都無法理解張麻子為什麼會這麼針對自己,天真的認為是自己沒有在他到任的時候給他應有的尊重。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葛優飾演的馬邦德

湯師爺,真正的馬邦德縣長,這個被張牧之稱為騙子的人,他的所有目的都是為了利益。和他的妻子,那位妓女出身的縣長夫人一樣,我只要當縣長夫人,縣長是誰無所謂

當然,這種有奶便是娘,誰給好處就投靠誰的牆頭草行為,為人所不齒。

他花錢買縣長,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從根本意義上來說,他並不是官僚資產階級,反而像是一個資產階級的商人。

這個商人,還有點奸。

他為了利益可以和任何人合作,這個利益可以是錢,也可以是生命。所以,當他被張牧之俘虜的時候,他選擇了和張牧之合作,而當他以為張牧之死了的時候,就立刻就投向了黃四郎的懷抱。

他為了利益,可以枉顧道德與法律。

在強調道德的今天,馬邦德的行為當然為人所不齒,但是如果換到了亂世,那麼他這種行為就可以被人理解,當然,理解是理解,去模仿他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片的劇情看上去很簡單,一群麻匪替天行道,打倒了地方為富不仁的豪強。但是,它所蘊藏的內涵,卻遠不止此。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讓子彈飛劇照

革命前,有一個張揚跋扈的黃四郎,一個官僚資產階級的當權者。一群卑躬屈膝的狗奴才,一群只會逆來順受,立場搖擺不定的百姓。一個唯利是圖,擅長牆頭草的資產階級師爺。一群有勇有謀,有理想,有抱負,天真的麻匪。一個一呼百應,氣壯山河的麻匪領袖,張牧之。

革命後,黃四郎這個官僚資產階級的當權者死了,一群過去只會逆來順受,立場搖擺不定的百姓只顧著搬椅子,一群卑躬屈膝的狗奴才只當是換了一個主人,一個唯利是圖,擅長牆頭草的資產階級師爺丟掉了性命。

當然,最讓人感慨的是,最後這群有勇有謀的麻匪,坐上了火車,成了將來的黃四郎。

前去屠龍的勇士,最終還是變成了龍。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讓子彈飛劇照

整片大地只留下張牧之一人仰望著天空,堅守著自己的理想。

說起華語電影,姜文,毫無意外是繞不開的。與其他導演的按班就部敘事結構不同,姜文電影的敘事結構,永遠都是天馬行空的,讓你想不到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除此之外,他還喜歡往電影中注入荷爾蒙,讓整部電影都充滿了暴力與慾望。當然,還有對社會的抱負。

片中究竟是誰代表了誰,在折射什麼,其實都太明顯了,對於聰明的人來說,一眼就能看穿,根本就不用討論,也不用過多的解讀。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讓子彈飛劇照

只是,知道了又怎麼樣,不知道又怎麼樣?

潤之先生曾有言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歷史的長河在人的面前,看起來是讓你做出選擇,但實際上,面對波濤洶湧的河水,人如何知道自己其中的浪花還是船?究竟是選擇還是被選擇?

對於藝術家來說,藝術,其實就在人們的努力和命運的搖擺中。

因為藝術,本身就是在講述這個掙扎的過程。

所以,姜文導演在影片中不吝嗇,甚至很大方的展露出了他那充滿了荷爾蒙氣息的理想主義,但電影的結局似乎並沒有按照設定好的行駛,反而走向了虛無主義的思考。

讓子彈飛:屠龍的勇士,最終卻變成了龍

讓子彈飛劇照

當人們只看到鵝城的風雲變化時,我最欣賞的,卻是張牧之最後凝望著天空的眼神。

看著天空中飛旋的雄鷹,落寞也好,失望也罷,只有他一個人看到了理想,也只有他一個人在孤獨的追求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