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最近,“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格列衛”、“原研藥與仿製藥”等名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生活中,很多人一提到“白血病”就認為是絕症,而且與之相對應的是,其治療費用和藥品的費用也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不少患者甚至選擇鋌而走險,走上代購之路,到國外購買國內未上市的救命藥。

難道,除了高價的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就沒有別的選擇嗎?今兒健康君可以給大家說道說道了……

答疑專家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 孫媛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兒童並不常見

開始前,健康君先給大家科普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到底是個什麼病。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下簡稱“慢粒”)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產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在骨髓內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並且能夠通過血液在全身擴散,導致病人出現貧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潤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大約佔所有癌症的0.3%,佔成人白血病的20%;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緩慢,根據骨髓中白血病細胞的數量和症狀的嚴重程度,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其中,大約有90%病人診斷時為慢性期,每年約3%至4%慢性期進展為急變期。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慢粒”在兒童中發病率較低。兒童白血病急性的較多,主要有兩種,即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和急性髓性白血病。孫媛表示,“兒童得了‘慢粒’,一般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因為孩子年齡較小,不可能終身服藥,真正要治癒醫生一般會推薦做移植。”

然而,“談癌色變”的人們再加上部分影視作品效果的影響,往往會認為,得了白血病那就是絕症,只能等死。但你知道嗎?其實現在白血病是可以治癒的。

得了白血病就得死?

絕大部分白血病都是可以治癒的。”孫媛指出,急性白血病的治癒率整體在70%-80%之間。標危、低危的病人通過化療,長期存活率可達到85%-90%,高危的病人,也就是需要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長期存活率可達到70%以上。所以白血病的整體治癒率達到70%-80%是沒問題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小兒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胡鏞也曾表示,“1970年以前,我國白血病確實幾乎是無藥可治,患了白血病就等於被宣判了死刑。但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白血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許多新的化療藥物也被研製出來,白血病的治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尤其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80%以上的患兒都能被治癒。”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治癒”的概念,指的是五年無病生存率,而不是五年存活率。五年無病生存率,也就是五年無重大疾病、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存活。

插播提醒:當孩子出現發燒、疲勞、臉色不好、身上骨頭疼、出血點,甚至肝脾腫大、淋巴結大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但即便是這樣,也會有一部分患者,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接受治療,比如昂貴的正版藥與便宜的仿製藥之間的選擇。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現實版格列衛高價困境不再

孫媛表示,在國產格列衛上市之前,諾華格列衛老百姓買不起,要兩萬多一瓶,但當時諾華在國內有優惠政策,買3贈9,買3個月送9個月。但一年下來也要30萬元,優惠後也要近10萬。而這種壟斷的窘境在國產格列衛上市後就被打破了。

資料顯示,2013年江蘇豪森的伊馬替尼片(商品名“昕維”)拿到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率先上市。2014年,正大天晴的伊馬替尼膠囊(商品名“格尼可”)獲批上市。2015年,石藥歐意的伊馬替尼片(商品名“諾利寧”)也順利拿到了批文。三個國產仿製藥上市後,諾華格列衛的價格由進入中國之初的23500元/盒,現已下調至10800元/盒。在部分省市,格列衛也已進入省級醫保目錄。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江蘇豪森藥業生產的“昕維”

北京市醫藥陽光采購綜合管理平臺顯示,北京市的諾華格列衛片劑價格現為10800元,而江蘇豪森的昕維、正大天晴格的尼可(膠囊)和歐意的諾利寧價格分別為1159.98元、872.19元和948.99元。國產仿製藥的價格僅為格列衛的1/10左右。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除了格列衛,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還有別的選擇嗎?

△格列衛與國產仿製藥在北京市價格

然而,還有更多國際公認的抗癌藥在中國會面臨被當作假藥的尷尬處境,但能不能吃到這些藥卻關係著患者的生死!

面對這樣的衝突與矛盾,孫媛無奈地表示,作為醫生,肯定不會主動推薦來源不明的、國內沒正式上市的藥。但醫生會對疾病相關的治療信息、國際上最先進的治療方案、最先進的治療用藥等有更多瞭解。“作為醫生來講,治好病是第一位的。在發生衝突的時候醫生肯定不會去推薦,但當有病人拿到這些藥,而現實情況是真的吃不起藥,醫生看到了只能默認,不支持也不會反對。畢竟患者吃這個藥還能維持生命,但他用別的藥卻吃不起就得死……”還有那些在國內沒有上市的藥,面對病人的需求,醫生只能告知目前的情況,讓病人自己去做選擇。

但健康君相信,隨著國家進口藥品零關稅、加快已經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落實抗癌藥 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所有的情況也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王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