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为什么清明节总是下雨?

为什么清明节总是下雨?

临近清明,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大家都只知道每年的清明会下雨,仔细去回忆每年的清明,确实如此,难得有不下雨的清明,我们一起来寻找寻找原因。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全国范围都会出现。因为4月初处于早春时节,刚刚过去的冬天,以暖气团为主;即将到来的夏季,又以暖气团为主。春季为冬夏之交,冷暖气团都很活跃,频繁互动,互相‘斗争’,导致天气有点变化无常。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清明前后,江南一带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