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摒棄“如果”,摒棄“佛性”,知行合一是王道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富甲一方;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學貫古今;如果有一天我能夠財務自由;如果...

摒棄“如果”,摒棄“佛性”,知行合一是王道

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生活是現實的,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不能天天生活在“如果”的幻想中。人生所有的得到與享受,都是要靠真打實鬥來換的。對於那些天天沉溺在幻想中的朋友,請行動起來,不要被那些“如果”迷亂了方向,再多的“如果”,也僅僅只是“如果”而已,如果你這樣天天幻想,就能贏得生命的偉大,那人類社會還怎能永遠生生不息,不斷進步。所有的所得,皆靠奮鬥。我們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摸爬滾打的奮鬥中,才有可能贏得成功。

摒棄“如果”,摒棄“佛性”,知行合一是王道

馬雲是成功的典範,他創建的阿里集團今天所取得的成績,難道會是他天天意淫“如果”獲得的嗎?不是的,這靠的是他不懈的嘗試,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斷試錯中,找到了門路,獲得了經驗,最終贏得了成功。劉強東能從一個貧苦的農村孩子,發展到現在京東的掌門人,難道能靠“如果”得來嗎?答案是不能!他所獲得的今天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不懈奮鬥搏來的。我們不能天天看著成功人士坐享今天的成功,而自己卻只是在不停的幻想成功,最終,你的生命會一文不值。古代聖人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不斷用我們的認知去指導實踐,不斷在生命中去試錯,想到就做到,雷厲風行,這才是當今我們青年一代應該有的狀態。

摒棄“如果”,摒棄“佛性”,知行合一是王道

最近說的比較多的一個詞是“佛性”青年。什麼是“佛性”,就是作為青年一代,作為正當年輕力壯,一展宏圖的年齡,想了太多的“如果”,以至於自己給自己進行了“洗腦”,無知的認為自己已經看透了一切,看懂了一切,沉醉在自我的“偉大”中孤芳自賞。當身邊的朋友取得輝煌成就,光宗耀祖的時候,你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經荒廢了整個青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請不要怪罪命運的不公,請不要抱怨社會的現實,請不要責怪朋友的遺棄,要怪就怪自己的無知,自己的懶惰,自己的無能。人與人的交往,都是建立在互相創造價值上的,當你不被別人需要時,不值得被人需要時,你所能得到的就只能是別人的憐憫和笑資,甚至會被遺忘在孤獨的角落,沒人會想起你,你已經失去了作為社會人的價值。

所以,行動起來吧,天上不會掉餡餅,摒棄“如果”,摒棄“佛性”,知行合一。世界這麼大,總有一個舞臺適合你!

摒棄“如果”,摒棄“佛性”,知行合一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