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金融業大規模開放迎來發展新契機

本報記者 劉慧

近期,我國推出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使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得到提高,跨境資本流動管理逐漸迴歸中性,配套改革措施逐漸完善。而一場關於中國金融開放的討論也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舉行,法國興業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麥拉克·馬庫森、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倫·斯科爾斯、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向松祚分別發表了觀點。毫無疑問,中國金融業大規模開放發展迎來了新契機。

李稻葵表示,現在我們講金融開放,主要是金融服務的開放。比如說法國興業銀行,可以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以跟企業一起做諮詢,在全球範圍內提供金融服務。中國的智慧是,一邊把金融服務開放,一邊把監管做好,一邊逐步開放資本賬戶。金融業的開放將引領下一階段經濟開放的浪潮,我們到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

在李稻葵看來,目前金融業面臨發展機遇。實體經濟經過金融危機爆發以後10年的調整,對金融的依賴程度以及與金融融合的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實體經濟的發展更加依賴於金融。而中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對金融的依賴程度以及融合程度,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高。金融業大規模開放迎來發展新契機。

中國金融業開放已經明確了時間表,那麼,銀行業是否做好了準備?宗良表示,這一次金融開放應該說是力度空前,標準高、範圍寬。從銀行業的角度講,基本是按負面清單和准入清單、前國民待遇的原則來設定的開放節奏。原來都是限定一定的比例,現在可以超出50%,外資可以控股。把原來不能做的業務,都逐步開放,這對於外資金融機構來說是機遇。重要的是形成中資和外資機構共贏合作的局面。

對於中資銀行,宗良認為,應加大產品創新的力度,包括金融科技的運用。還要加強風險管理,堅持合規經營。中國市場提供了好的機會,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在這個具有很大潛力的市場上,都能展翅飛翔。

在馬庫森看來,在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中資和外資之間可以相互補充。外資金融機構如果能給中國企業帶來一些外部資源,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之下,外資銀行可能帶來新的創新,幫助中國建立更好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還要有好的監管、好的平臺作為輔助。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往往是進行投資,意味著其要看到資本回報率。隨著市場不斷開放和發展,可能會在更多領域出現競爭。金融衍生品市場可能會給外資金融機構帶來更多機遇。

紐約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規模和體量都已超過倫敦。對於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斯科爾斯表示,硅谷是美國的技術創新中心,而紐約是金融中心。在中國,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之間其實有競爭關係。這裡的關鍵在於人才在哪裡聚集,同時要有資本的吸引力,有了這些資源的彙集,就更容易建立起金融中心。有了人才資源的聚集、人才之間的相互交融和合作,才能夠推動增長、推動創新。不管是對中國還是對國際的從業者來說,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對於如何做好金融開放的準備?向松祚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從宏觀上,能不能解決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信貸軟約束的問題?過去講,國有企業有財政軟約束,地方政府是財政軟約束,但這些年看到,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除了財政軟約束以外,更重要的是信貸軟約束。其次,金融監管能不能真正做到一視同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那麼,國有企業、大企業、中小企業能不能在一個監管平臺上?外資、內資企業能不能在一個監管平臺上?再次,資本賬戶如何真正做到開放,當然是國內市場的監管、國內市場的開放,都要達到國際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