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贾儒珍(1816~?),名道圆,字聘侯,号山亭,别号知足子,四川苍溪人。乐善好施,用个人财物兴办义学、施惠乡邻,被乡民尊称为“贾善人”。

贾儒珍十分重视家风家教,将修身、做人、治家、处世之道总结提炼,撰写、修订《敬义斋训家条规》《九思祠家训戒规》《家规十条》《贾氏祠堂规条序》《贾氏宗谱》等族规家训,并镌刻于祠堂、寻乐书岩,每逢节日,要求家族成员对照诵读,深思其意,自省自励,对家族后辈和周边乡邻影响深远。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寻乐书岩(外观)

重教育人

1854年,贾儒珍个人出资在寻乐书岩创办“养正义学”。为方便远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他相继建立学堂7所。办学过程中,他发现当时市面刊行的“四书”“五经”谬误甚多,贻误子弟,又修建书院,取名“竹桥斋”,重金聘请有学识、有声望的士人校正复刊,并翻印《小学集注》及古人诗文,作为7所义学的教材。贾儒珍所办义学校产设置和经费开支,绝大部分出自私蓄,他一生共捐置学田百余亩、白银数百两,为义学长盛不衰提供了经费保障。为杜绝所捐田、粮、银被贪污、截留或挪作他用,他多次向县署申请立案,并刻石立碑于东岳场。

贾儒珍不仅自己倾注大量心血发展教育,还把兴办义学作为家族的长久之计。他嘱咐后人“欲求子孙贤达,各尽孝悌之道,敦伦重礼,非设学田、设义学不能成就人才”。立下《家常遗训》,妥善安排义学的经费开支。为保义学有长久的经济支撑,贾儒珍告诫子孙,无论如何不准出卖土地。在寻乐书岩的一幅石刻中,他不惜用恶毒的诅咒来阻止儿孙们有违他的要求:“不肖子孙毁坏此产,恶疾终身!”可谓用心良苦。

贾儒珍鼓励家族子弟读书明礼,求学上进。他认为“书不可不读,盖能变化气质者,非读书不为功”。他撰写《敬义斋训家说》教给子孙读书之道,他主张教育要从小抓起,他在族谱中规定,凡族中子弟,有认真读书参加县府院试的、有已身入黉门补廪生员的、有文武生监大比之年求上进的,都酌情酌量给予钱财奖励,以昭激励。这些措施为贾氏族人树立了求学奋进的目标。贾儒珍重教兴学、进德修业的理念深深影响着后代,后世子孙始终牢记“获从丰岁偏耕石,穷到奇时不卖书”的教诲,个个勤奋读书,人人注重修身养性。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寻乐书岩(内景)

孝悌传家重

贾儒珍重孝,主张通过虔诚的祭祀活动,号召子孙慎终追远,传承先辈优良传统。他修订并刊刻《贾氏宗谱》,又主持修建贾氏宗祠,并专门制定《贾氏阖族九思祠逐年敬仪住持薪水记》《敬爱祖说》《合族供奉神主约》等,对祭祀活动作出详细的制度规定。并制定《祭田、族长约》等严格的族规确保祭祀制度世代传承,不流于形式。

贾儒珍教导子孙行孝悌之义,敦伦重礼。他强调“敦伦首推孝悌,孝悌乃为人之本”(《敬义斋训家条规》)。并制定《家规十条》,分别就“父母宜孝”“兄弟宜和”“族人宜睦”“诗书宜读”“生业宜理”“男女匹配”等10个方面,对贾氏后辈治家、做人提出了明确规范。

崇德向善

贾儒珍崇德向善助人为乐,不仅自己乐善好施,还带动周边乡邻积德行善,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他撰写《劝捐资为公说》,发动乡邻捐资助学。为解决乡里人过溪难的问题,他率领众人搬石运土,修建“农善桥”。在族人和乡党的襄助下,先后共建石桥八座,农善桥、同善桥至今坚固如初;凿井泉6口,养正泉、清惠泉长流不息;砌五曲溪河堤两公里,使洪溢之地成鱼米之乡。贾儒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德行深受敬重,在他的带领下,乡人争相行善举,邻里和睦友好,河西民风为之一变。

贾儒珍严格要求子孙为善去恶。他撰写《敬义斋训家条规》,主张“施惠先在族邻,族邻有相恤之义,不则义有乖矣”。在《九思祠家训戒规》等家规中,要求子孙谦恭逊让,宽容待人,与人为善,行好事,常自省。

贾氏家训内容十分丰富,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修身、待人、耕种、学问等诸多方面,在贾儒珍的严格教诲和约束下,这些家风家训得到良好传承并成为族人的自觉行动。每年清明祭扫后,贾氏家族成员聚集在祠堂,对一年中贾姓族里作奸犯科、为非作歹、忤逆不孝、丧德败行的,进行惩罚教育。贾氏诗书传家之风薪火相继,其后辈子孙和周边乡邻中多德高学富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