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現在為何遍地是中小學輔導班?

現在為何遍地是中小學輔導班?

曾經有幸做了一年多的小學輔導班老師,我來回答下你的問題。

輔導班的功能有三點:

一、代替家長接孩子放學,安全問題解決

二、代替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教育問題解決

三、接替老師幫孩子補習功課,升學問題解決

接下來我們分兩部分、5大點來分析一下輔導班存在的原因:

一、客觀因素

1、感情的替代品

十多年前,輔導班剛開始流行,那會兒只要在學校旁邊找個三室一廳的房子,找幾個大學畢業生,輔導班就可以開業了。

不用營業執照,不用繳任何稅,輔導班也成為了當初很多人創業的最佳之選。

那會兒的輔導班,老師負責代替家長接孩子放學,這點很多家長特別需要。

現在為何遍地是中小學輔導班?

爸媽都上班,沒有公婆幫忙的家庭,孩子放學沒人接是常事兒,於是一個月幾百塊錢的輔導班成了家長的及時雨。

與家長每天早退、請假接孩子,請保姆接孩子,請小時工接孩子相比,輔導班才是最明智的。

少了被壞人拐騙的風險,少了孩子一個人在家只知道玩兒的煩惱。代替了家長愛孩子,關心孩子。

這是輔導班存在和不斷增多的第一個原因。

2、知識的傳承者

隨著孩子年齡不斷增長,所學知識也不斷增多、難度不斷增加,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輔導作業成了最頭疼的事兒。

家長因為陪孩子寫作業,或急於求成、或看不慣孩子的各種毛病,一會兒急眼了吵起架,一會兒動手打兩下,甚至神經衰弱的大有人在。

想孩子順利完成作業,又不想自己跟著生氣,此時的輔導班老師,就是家長的救星啊!

能耐心輔導孩子寫完作業,不懂的隨時指導了,雙贏的事兒,何樂不為呢?

輔導班老師也成為了孩子和家長的良師益友,很多家長對輔導班老師比對學校老師都熱情。

這成為了輔導班存在的有利條件,也是第二個原因。

3、政策的附屬品

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出現,多少家長開始提前搶跑了,胎教、早教、幼教……

只要有人說哪方面能報班培養出來,家長肯定不惜重金把孩子送進去。

目的沒有別的,別讓自己孩子比別人孩子差。

一方面學校問老師要成績,老師問孩子要成績,學校又沒機會補課。

老師課堂上講課的時間有限,不能保證所有孩子都把知識吸收消化到位。

相對來說吸收不好的孩子呢,老師會和家長溝通,想辦法把成績提上來。

家長沒時間、沒耐心、沒能力的居多,又不想天天被老師點名,更不想孩子真的成為差生。

於是只能請求第三方幫忙,輔導班就是眼皮底下最有能力、有實力接此任務的教育機構。

這是教育政策放寬後,制度體系讓輔導班存在的第三個原因。

二、主觀因素

1、投資小、收益率高、前景廣闊

與其他創業項目相比,輔導班是投資相對少、回報相對高的一個項目。

教室加桌椅,配個黑板加粉筆,來個老師就能開班,且所有硬件設施不易損壞,不用經常維修,不用消毒,不用租金……

得益於人類的從眾心理,招生不是難題,而對於不斷增加的輔導費,輔導班的領導部門一定有很多成交話術把家長拿下。

除去一切開銷,輔導班月盈利,也會讓同為創業的夥伴只敢望其項背呀。

二胎開放政策一出,孩子不斷增多,每年都有孩子升學,這個項目不會因客戶短缺而終止。

現在為何遍地是中小學輔導班?

2、藝術特長生加分

想得長遠的家長會給孩子計劃到高考,作為藝術特長生,可以有比同級孩子沒特長的孩子,優惠至少20分的政策。

那可是高考啊,1分都可以甩開多少人,更別說20分啦。

為此,更多的藝術輔導班學員越來越低齡化,這些輔導的學生,為加分而來。

這樣的輔導班也有它存在的必要因素。

綜上所述,遍地輔導班且不斷蔓延,只增不減,是必然的。

如果避免不了輔導班的存在且被用,只希望輔導班可以做到高質量、高服務、高成效的完成家長的願望,真正的做到互惠共贏。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