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王曉寧,民進會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任護師、手術室護士、上海瑞金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護理領隊,隨瑞金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


2月9日,我們瑞金醫療隊接管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4樓重症病房,在同濟戰友的鼎力協助下,病區在疾病治療和整體護理上都快速有序的進入正軌。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重症病房的患者多少都有些情緒低落,甚至抑鬱。患者的心理疏導十分重要。


他們不少人是全家感染,大多無法與家屬聯繫,加上之前聽到太多患者變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消息,再看著身邊病友有的上了呼吸機,對自己的未來都非常擔憂,有時候甚至會拒絕吃飯。


為此,除了做好日常醫療護理,我們還高度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打造有溫度的病房

厚厚的防護服隔開了我們與患者,方言也拉遠了我們和患者的距離,病房裡只聽到心電監護的滴答聲。於是,多才多藝的護士們把想說的話,畫成了漫畫貼在病房的牆上,畫在隔離衣外面。


“等你好了,我們一起吃熱乾麵”“武漢加油,我們一起戰鬥”“你要多吃飯按時吃藥,才有力氣和病毒戰鬥啊”“熱乾麵別怕,小籠包來了”……


一張張生動有趣的作品,一個個移動的身影,活躍了病房的氣氛,也拉近了和患者的距離,冰冷的病房變得有了溫度。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我是護士也是你們的家人

那一夜,武漢大雪紛飛、大幅降溫,負壓艙內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為所有患者加一床被子。

50多個患者,50多床被子。大家齊心協力,克服種種因厚重盔甲帶來的不便,艱難地工作著。

慢慢地,很多症狀相對較輕的患者,一個個自發地下床與我們一起套起了被套。雖然小夥伴們都累得汗流浹背,溼透了貼身衣物,但心裡卻是暖洋洋的。

有些患者全家隔離,沒人給他送生活用品,我們把自己的水果、巧克力、尿不溼從駐地帶去給患者,也經常帶些零嘴,去哄那些爺爺奶奶們,作為認真吃藥、好好吃飯的獎勵。


因為沒有護工,我們承包了所有的生活護理,從泡開水、餵飯、為帕金森的爺爺換尿布,幫助殘疾的叔叔上廁所...

我們是護士,也是你們的家人。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我們的努力你的信心


我們病房有一對母女,她們全家都被確診。除了治療,她們極少和我們有互動,每天閉著眼睛好像在睡覺。

每次走到她們病床前,哪怕她們閉著眼睛,我們都會輕聲為她們加油鼓勁: “你們加油哦,好好配合治療,這樣你們健康平安地出院,就能和家人團圓了。”


沒想到話音剛落,女兒就用有些虛弱的語氣回應我說:“我們一定好好治療,儘快恢復健康,這樣你們也能早日回上海與家人團聚了,謝謝你們。”


剎那之間,一語擊中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回家,魂牽夢縈,那是我們共同的期待啊。


我們緊緊拉著她的手,感覺到彼此心手相連,連起來的是一條生命的路和回家的路。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畢業典禮


終於,我們迎來第一位康復出院的患者,就好似家人出院,讓我們歡欣鼓舞。我們給出院患者設計頒發“抗疫大學”畢業證書,這是一種紀念、更是一種人文關懷的鼓舞。


武漢的李先生(化名)從援鄂醫療隊員手中接過了人生最特別的一張畢業證書——他順利結束了8天的新冠肺炎治療,可以出院了!


這也是瑞金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整編制接管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3-4重症病區後的首位出院患者。


希望這位患者在“畢業”之後,能繼續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同時也希望這樣的畢業典禮能激勵更多患者,增強共同戰勝疫情的勇氣。

王曉寧:願作繁星 照亮這短暫的黑暗


我們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件小事,我們用心照顧每一位患者,因為我們知道,在這裡,每一件事情都至關重要。


我們會因為患者100%的血氧飽和度而欣喜許久,會因為病房一位老奶奶一句笨拙質樸的感謝而溼了眼眶,也會因為出院病人的一段動情的短信而感動,覺得逆行馳援和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此時,外面的世界已鶯飛草長,瑞金人風雨兼程穿越人海來到武漢,只為白衣的承諾。


但願我們的明眸,是你們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照亮你們人生中短暫的黑暗時光。


我們定會攜手走出新冠的陰霾,走上繁華的街道,讓武大櫻花吻你額頭,讓廣慈博愛與你心心相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