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慢性胃炎: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肝氣犯胃、肝火犯胃、寒熱錯雜

慢性胃炎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覆發作而較難治癒。

中醫辨證:在中醫病證中多屬於胃脘痛、胃痞證範疇;有脾胃虛弱型、脾胃虛寒型、肝氣犯胃型、肝火犯胃型、胃陰虧虛型、寒熱錯雜等型。

慢性胃炎: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肝氣犯胃、肝火犯胃、寒熱錯雜

下面給大家舉例說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半夏瀉心湯 治慢性淺表性胃炎案

李某,男,38歲。患者形體肥胖。胃脘脹滿半年,酒後加重,偶有泛酸,食慾差,腹部喜暖。服奧美拉唑效果不明顯。唇紅,苔白,脈滑。

5劑藥後,胃脘脹滿大輕;15劑藥後,已無任何不適。

臨證心得:上方為《傷寒論》半夏瀉心湯,為古代治療熱痞的專方。此方可以作為治療慢性胃炎的專方,尤適合於體質較好的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紅、有嗜酒史者,如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效果更佳。筆者體會,臨床運用此方並非要完全出現上嘔、中痞、下利等症,只要患者胃部表現為寒熱夾雜,其舌苔黃白而膩,即可投之。體質辨證尤為關鍵。

慢性胃炎: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肝氣犯胃、肝火犯胃、寒熱錯雜

柴胡桂枝幹薑湯合枳術湯 治慢性淺表性胃炎案

劉某,男,56歲。2010年6月9日初診。

患者體形偏胖,胃脘脹滿五年餘。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曾服用奧美拉唑、嗎丁啉、猴頭菌片等藥,無效。亦曾服用理氣除滿、溫胃散寒、清熱化溼等中藥,服熱藥後頭暈耳鳴,服涼藥後胃部涼感加劇,由此對中醫治療亦失望日久。

刻下:上腹部脹滿,胸脅悶脹,喜嘆息,煩躁易怒,口乾不苦,胃部喜暖,陰雨天或食生冷食物後病情加重,睡眠差。腹診:右胸脅滿硬不適感,胃脘無壓疼。舌苔黃膩,脈象弦數。辨為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7劑,水煎服。七日後複診,胃部脹滿明顯減輕,口乾無,胃部覺溫暖,其他症狀亦有緩解。前方再服14劑,遂愈。

臨證心得:本患者為柴胡桂枝幹薑湯體質,即上火下寒、膽熱胃寒之證。此種病例臨床極為多見,寒熱夾雜,虛實並見,治療一旦有偏,即加重病情,為醫者棘手,病家更是苦惱之至。經方中有半夏瀉心湯是治療脾胃不和、寒熱夾雜的好方,體會半夏瀉心湯用於熱多寒少之胃病效果較好,而對於寒多熱少之證則效差。然柴胡桂枝幹薑湯不僅有清上熱、除下寒之功,還有疏肝解鬱之效,即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陽寒證,因此更適用於寒多熱少的胃病。

慢性胃炎: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肝氣犯胃、肝火犯胃、寒熱錯雜

八味解鬱湯 治淺表性胃炎案

張某,男49歲。形體中等。2008年12月10日初診。

患者胃脘脹滿半年,時有噁心,胸悶嘆息,食慾不佳,睡眠差,無胃脘疼痛、燒心泛酸等症。滄州中心醫院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服西藥無效。苔白,脈弦。

水煎服。5劑藥後,胃脘脹滿大輕。再進10劑後無其他不適。

臨證心得:上方由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湯組成。其體質要求多為柴胡體質和半夏體質的結合體,患者多表現為性格內向、多思善慮、咽喉異物感、失眠多夢、腹脹、噁心、胸悶等症。餘體會此方因系經方組成,方證明確,配伍嚴謹,故治療鬱證時效果要優於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等時方。根據陳世鐸經驗,疏肝用白芍劑量要在一兩以上為好,實踐證明,其言不謬。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不可盲目試用,具體情況還需辯證。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需要諮詢的讀者,請關注我以後再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