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無人載具平臺在未來近岸作戰中的優勢是什麼?

無人載具平臺有利於主要工業國發揮工業生產能力的優勢,避開主體民族人口下降的劣勢;因此在各主要工業國成為發展的要點。

從最近幾年趨勢來看,無人化載具平臺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多場武器裝備展中都展出了各種無人載具平臺,而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戰場,美軍和俄軍都投入了無人車輛加入地面作戰,至於無人機,更是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已經逐步投入戰爭中,軍博裡面就有美國造BQM-147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殘骸。

無人載具平臺在未來近岸作戰中的優勢是什麼?

第七屆中國國防信息化裝備與技術博覽會展出的無人車輛

無人載具平臺在未來近岸作戰中的優勢是什麼?

第七屆中國國防信息化裝備與技術博覽會展出的無人車輛

從最近幾次局部戰爭的情況來看西方強國陸軍同中小國家暴恐分子之間的治安戰中屢屢出現嚴重傷亡的戰例,主要強國由於貧富差距擴大導致人口減少使其愈發難以承擔較大的傷亡,為了發揚主要大國技術水平和工業產能的優勢,迴避某教子宮武器的優勢,大規模應用無人載具就成為了各個主要強國的共識。

在使用層面上說,由於無人載具本身是一種工業製成品,只要工業產能足夠,那麼使用成本可以降到非常低的水平,這就意味著無人載具的廣泛使用者可以大規模進行威力偵查,這一點實際上在敘利亞戰爭中表現的非常明顯,大量快消級的大疆無人機被各方廣泛用於威力偵查行動,而這一點對於交戰方撕破戰爭迷霧非常重要。

無人載具平臺在未來近岸作戰中的優勢是什麼?

敘利亞共和國衛隊將領伊薩姆·扎赫迪內正在抗擊ISIS的前線親自操作一架無人機

這樣的情況完全可能使得蘇聯海軍偵查突擊群的戰術體系復活,特別是在近岸作戰中,通過大量無人載具持續跟蹤敵軍,也就能夠不斷確定敵軍位置,這一點和冷戰時期蘇聯海軍跟蹤群所做的並無二致,其中的原理在《艦隊戰術和近岸戰鬥》中有過長篇的闡釋,在此不再贅述。而且大量的無人載具不斷實施的攻擊能夠有效掩護己方主力的展開,更能掩護己方實施的決定性突擊,蘇聯當年限於跟蹤群規模,難以保證跟蹤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而現代無人載具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且無人載具由於取消了人,可以大幅縮小體積(例如7000噸級的現代級驅逐艦上就有包括電影院、圖書館和健身房在內的多種生活設施,極端點的比如三萬噸的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更是有一個游泳池和室內花園)。在持續的前哨戰過程中,敵軍的裝備和戰鬥力必然會得到清晰的展現。甚至僅憑前哨戰都有可能擊敗敵軍,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英雄之一冠軍侯霍去病的成名之戰實際上就是一場前哨戰。

現代艦隻出於核戰爭中裝甲無效的考慮,普遍放棄了裝甲,使得即使是很小質量炸藥也能對其造成損害,特別是對於其精密的電子設備而言。這就更加放大了小型無人載具在近岸作戰中對大型艦隻的威脅,科爾號遇襲事件就是一個血腥的教訓。近岸作戰中情況相對遠洋作戰遠遠複雜,反而加強了無人載具低廉的優勢,無論是為進攻方構建前沿防禦還是防守方實施持續騷擾,都有很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