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教師資格知識點講解-環境創設的原則

教師資格知識點講解-環境創設的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在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二中單獨作為一個模塊獨自分化出來,在考試中是歷年的高頻考點。在2014年上半年就以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2015年上半年也以論述題的形式考查了幼兒園精神環境創設中的師幼關係。所以這一部分都是我們考試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考試過程中會以單項選擇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來進行考查,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一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一、知識點講解: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與教育目的相一致的原則。

幼兒園的環境是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價值的,我們的環境創設的原則一定要和目標想匹配。我們應該把教育目的和教育價值隱藏在環境之中,達到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但是有些老師在創設環境時一味地追求美觀、高檔,卻沒有體現環境和教育目的一致的原則。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的目標來創設幼兒園的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

適宜性原則。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每個年齡班孩子的環境創設一定是不一樣的,如小中大班幼兒的環境創設應有所差異。此外,即使是同一年齡班,不同幼兒發展水平不同。為了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我們不僅要提供圖書、繪本等材料,還需要豐富的玩教具等操作性材料。我們要因材施教。

幼兒參與的原則。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需要發揮幼兒的主人翁地位,讓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參與到環境創設的經驗豐富的幼兒老師可能會在創設環境時,專門留一面主題牆,讓幼兒將自己的繪畫、手工作品等粘貼在主題牆上,從而讓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的過程中。

開放性原則。這裡的開放性原則是指我們在進行環境創設的時候既要對園內的環境進行創設,還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創設。這個小知識點也很容易在單項選擇題中出現,給我們一個例子讓我們反選這是屬於什麼原則。

經濟性原則。經濟性原則是指環境創設應該根據本園的實際經濟條件和情況,因地制宜地來創設環境,避免出現盲目地進行環境創設,給園所的其他經濟支出造成負擔。不是所有的貴的就是最好的。

安全性原則。幼兒園是保教結合的教育機構,既要考慮幼兒的心理環境又要考慮孩子的身心安全。並且保育是教育的前提,這就要求在創設環境時充分考慮幼兒園的身心安全。如剪刀等鋒利的用品不能夠亂放,桌椅的稜角應用海綿做處理以免幼兒被撞傷,除此之外還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的心理環境,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充分保護幼兒的心理安全。

二、試題解析案例:

某幼兒園大一班開展了識字比賽,教師為此創設了班級牆面環境

如下圖:

教師資格知識點講解-環境創設的原則

問題:請根據環境創設的基本原則,對案例中為識字比賽創設的牆面環境進行評析。

解析:該案例中為識字比賽創設的牆面環境體現了環境創設的基本原則,值得肯定和提倡。具體體現的原則如下:

(1)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的原則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過去有的幼兒班級,雖然也重視環境創設,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觀,為的是佈置環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對環境的教育性考慮很少。而該案例當中,充分體現了環境創設與識字教育目標相一致。

(2)適宜性原則

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特徵,即使同一年齡階段幼兒,在興趣、能力、學習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該案例中的環境創設應適應幼兒的這種差異,如:小火車上有簡單和複雜的字。另外,環境是幼兒喜歡的卡通小火車形象,符合幼兒的興趣,有較強的吸引力。

(3)經濟性原則

給幼兒提供物質條件時,應以物質條件對幼兒發展的功能大小和經濟實用性為依據,案例當中,節錢省料實用,根據教育目標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只有通過這樣細緻入微的方式,我們在進行練習時,才會做到胸有成竹,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並結合系統的知識梳理,早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取得理想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