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果因叔|文案的“顏值”決定讀者是否對你一見鍾情

文案有“顏值”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相信每個人對於顏值的認知,早已不是“好看”和“不好看”這麼淺薄的層面上了。

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大大小小的整容項目,越來越多的原創設計師,甚至是公眾號的排版優化,都在證明一件事:顏值即是生產力。

我們每天80%的信息都是通過眼睛接受到的,所以對於顏值的追求,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基因驅使,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們喜歡關注“美”的東西,這便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既然是自然法則,那麼就適用於所有的可名之物。

甚至說,顏值已經重要到讓人忘記理性,會讓你買一個根本不需要的東西,讓你一見鍾情一個並不愛的人。

為什麼?

因為追求顏值的底層邏輯是:快速給人想象,這種想象帶來的美好的感覺。

所以,感覺是顏值的最終輸出。就像一見鍾情,第一眼感覺就到了。

文案的顏值就在於讀者的感覺

怎麼才能找到讀者的感覺呢?

別讓讀者思考你的賣點

什麼樣的感覺不會思考?在我們的底層思維裡,只有潛意識層面的反饋是不會思考的,文案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得出發讀者潛意識裡的“開關”。

什麼樣的開關呢?就是調用讀者腦海裡已經有的認知。

比如:三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

果因叔|文案的“顏值”決定讀者是否對你一見鍾情

從眾心理是人的固有認知,它的底層邏輯是利用人的好奇心和私慾,也是人類作為社會動物,一種本能的思考,因為從眾能讓我們的“試錯成本”降到最低。

三億人都在用的產品,一定“好產品”,無需思考。拼多多的上市已經證明,這句話也證明至少很多人已經對其“一見鍾情”

比如阿芙精油的某張海報:4000朵玫瑰萃取一瓶精油

果因叔|文案的“顏值”決定讀者是否對你一見鍾情

你需要思考精油到底含量是多少?純度是多少?品質有多高嗎?

不需要,因為4000多玫瑰萃取一瓶精油,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產品很有料,一定是品質超級好的產品。

如果換成:每瓶精油純度20%。還有感覺嗎?沒有了對吧。

圖文並茂一定是調用讀者第一感覺的最佳方式,就像這張圖配上文案,非常有感覺。

關於怎麼讓讀者不思考就能get到你的賣點,有很多方法,每一種方法都萬變不離其中,觸發讀者腦海裡已有的開關,讓潛意識為你工作,讓人性為你服務。

找到共鳴讓文案和讀者同頻

還記得網易雲音樂的神評論嗎?

“我在最沒有能力的年紀,碰見了最想照顧一生的人”

“理想就是離鄉”

“喜歡這種東西,捂住嘴巴,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

還記得小紅書的經典文案嗎?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等快遞”

“特別能吃苦”這5個字,我做到了前4個”

“如果夢想被看輕,那你肯定太重了”

還記得江小白的表達瓶嗎?

果因叔|文案的“顏值”決定讀者是否對你一見鍾情

有共鳴嗎?

有共鳴就對了,什麼是共鳴呢?

共鳴就是同樣的生活,同樣的感受,同樣的話,同樣的表達,你說了我想說的一切。

這樣的文案,讓人覺得寫文案的人很“懂你”,存在著一種天然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是文案場景的帶入,讓我們無需思考,卻又感慨萬千。

就像心靈雞湯總給我們鼓勵,可現實卻沒有雞湯裡的美好,於是毒雞湯就揭示現實,與我們產生了共鳴。

普世的共鳴甚至能像病毒一樣傳播,就像咪蒙,她的文案思路基本都是:為了與每一位讀者同頻

精準描述讓文字有畫面感

顏值在於畫面感,文字即使是白紙黑字,卻能夠讓我們產生畫面感。

畫面感越精細,文案的“顏值”越高,這種顏值就是讓我們失去理性思考的一種技巧。

比如:烘焙的文案

“一打開就散發著實物天然的本味,還沒有吃就活躍了味蕾。第一口咬下去,最先感受到的是一層一層的烘焙的酥脆。淡淡的甜味過後是鹹鹹的淡黃,不油不膩。

最美的味覺享受,莫過於不同味道的交織,像一種回憶,經歷過卻忘卻不了的故事。”

讀者要的是感覺.

感覺到了,讀者的想象被調用,好奇心會被調用,自私的慾望會被調用,這些都是最本能的人性。一旦這些被調用其阿里,文字就是賣貨神奇。

正如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用文案精準的描述你的夢想,就是最大的下單誘餌》,推薦閱讀,會讓你對精準描述理解更加深刻。

其實,文案就是一種讓我們達成某種目的工具,就像我們注重的顏值一樣,也是為了某種目的,其二者的核心其實都是一樣的,讓“讀者”有感覺:心理感覺和生理感覺。

只要找到這種感覺,讀者一定會愛上你寫的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