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師德故事|周雯婕:學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師德故事|周雯婕:學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師德故事|周雯婕:學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上海市格致中學的周雯婕老師長期身處德育工作第一線,她善於發現問題,長於解決問題,樂於助跑青春。

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老師,我不想吃飯。”上午最後一節課下課鈴響了,周老師發現小陳趴在桌上沒有動彈,便趕緊走了過去。仔細一問,原來是上午的化學小練習做得不理想。“一次小練習而已,沒關係,走,和老師一起去吃飯。”她拍了拍小陳說。然而,小陳卻號啕大哭起來。

眼看在外吃午飯的學生們就要回教室了,她把小陳帶到了辦公室。“怎麼啦?”“我覺得已經很努力了,可是還是沒有想象中做得好。”“對自己有要求是好的,不過

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力氣繼續接受挑戰,餓著肚子可不行。”她打開辦公桌上的餅乾盒,又削了一個蘋果,遞給小陳:“來,咱們分享一下春遊式午餐。”小陳不好意思地笑了:“嗯!”

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中午過去了,但小陳號啕大哭的情景始終縈繞在周老師心頭。她來到化學老師辦公室,想看看小陳的練習情況。令人驚訝的是,小陳考了90多分,位列全班第二。

周老師尋思著:這是一個對自己要求高到有些偏執的學生啊,不過作為一個高中男生,他的情感似乎有些過於脆弱了。

感到疑惑的她又來到小陳的班主任那兒瞭解情況。原來,小陳來自單親家庭,然而在當代社會中,單親似乎並不足以成為影響孩子心態的決定性因素。帶著這樣的思索,周老師對小陳格外關注。

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幾天後的晚自習前,她發現走廊盡頭有個坐著的身影,走過去一看,正是小陳。

“晚飯吃了嗎?”她問到。“沒有。”小陳悶悶地回答。“不吃飯怎麼行,爸爸媽媽知道了該多心疼。”周老師也坐了下來。“不會的。”小陳的回答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她看著小陳,等待他的訴說。

“爸爸很忙,媽媽在國外,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她了。”“那平時誰照顧你?”“奶奶。”小陳無奈地嘆了口氣,“因為爸爸很優秀,所以奶奶認為她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媽媽忍受不了,就離開了。”小陳的話一下子為前些天發生的事揭開了答案,他把問題歸因到了自己身上!

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雖然媽媽在國外,不過她肯定也在關心你,對嗎?”周老師溫柔地安撫著小陳。“家裡不讓我和媽媽聯繫。”小陳的眼淚又掉了下來。

不能讓孩子對母親的思念成疾,她拿出手機給小陳:“和媽媽通個電話吧。”在周老師的努力下,小陳的父親終於同意讓孩子和母親聯繫,小陳也逐漸擺脫了脆弱情緒和偏執心態的困擾。

和小陳同學之間的這件小事,是周老師多年來德育工作的一個縮影。

這些年來,周老師深入指導的有關學習倦怠、心理危機、親子關係等個案已有上百例。她以豐富的經驗學識和滿腔的熱忱,成為了學生的知心人,青春的助跑者。

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师德故事|周雯婕:学生的知心人 青春的助跑者

▼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每日幸運大轉盤,搶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