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从习惯思维到自我独立思考的路径转变——《传统十论》

优秀的之所以优秀,大多数并非因为他们有什么天赋异禀的才能。可能只是在思维方式上比普通人更勤奋。

这种勤奋是指在接受既定结论的时候,会主动追问并思考结论产生的逻辑。习惯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不容易受情绪的挑逗。

秦晖的《传统十论》就是一本建立在这样的思考逻辑基础上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对传统社会解析的书。

书中涵盖十个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且已经在大众脑海中形成固定认知的十个关于传统社会的内容。每一部分内容大众都已经相当熟悉,但看到《传统十论》中的论述,读者又会有一种好似“事情原来应该是这样”。


从习惯思维到自我独立思考的路径转变——《传统十论》


能颠覆他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的新观点,从来不是轻易得到的。它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严谨细致的分析能力,高瞻远瞩的归纳能力,和开放的思维交流能力。

这种追问的精神体现在对一切事物的认知上,即便是已经约定俗成几百年的概念,在接受的时候,仍然希望追踪到来历。

例如《传统十论》最后一章介绍”平等“一词。在大众心目中它的涵义非常明确,人们在谈到这个词的时候也会不约而同想到同一个意思,这个意思人们很少去怀疑。

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对于司空见惯概念的追问,是怀疑精神的驱使,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正是这种怀疑的精神,才能让人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

在《传统十论》中秦晖先生对这个词的由来做了很详细的研究阐述。

粗略看来,“平等”至少经历了四个不同区域,五个阶段的融合。

第一个阶段是:印度佛教将“平等”一词传入。在上古语中,却没有“平等”这个词,体现类似与平等意思的词叫做“平”、“太平”、“均平”。现在用到的“平等”这个词是随印度的佛教传过来的,但是佛教中提到的平等的意思和演变到现在“平等”的意思却大有不同。

总结下来,印度佛教开始传入过来“平等”有四种含义:

1、作为一种事实判断,“无差别”的意思;

2、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平静、不关心的意思,通常所说的“平常心”;

3、宗教意义上的,人在神面前的平等;

4、佛陀平等对待世人的公正权威。

所以这一阶段,关于今天的“平等”,印度的佛教只传递过来这个词语,其中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今天的认知。

第二个阶段是:在宋代,平等作为形容词,而非价值观的存在。

宋代平等指中等,有时干脆指劣等。是一种单纯的形容词,而不是价值观取向。

第三个阶段:发展到价值观时期,已经是明朝的时候。关于“平等”,明朝两代学派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派,程朱理学认为是“平等”的意思是类似于墨子式的“爱无差等”,心学认为是佛祖出世意义上的“平等”。

这里程朱理学认为的“兼爱,爱无差等”体现的打破身份壁垒的平等观念是和现在的“平等”涵义最接近的,但是明朝时候认同这种观念的人却很少。

第四阶段:一直到清朝末年,维新运动的时候,四民平等的观念出现,四民平等说的就是打破身份壁垒,实现产权自由、公平竞争。与此同时,现代平等观念中涵盖的“分配平等”也有了发展。

从习惯思维到自我独立思考的路径转变——《传统十论》


这个探索缘由的过程,是属于自己的思索过程,在这过程中涉及到素材的搜集,整理汇总,分条缕析的阐述。不一味被动接受已经由他人设定好的概念,永远对概念和事物持怀疑的态度,才能不断锻炼出自己独立且具有启发性的思维方式。

《传统十论》就是秦晖先生在这种不断自我追问的思维方式下探索出来的。

如果说前面对于”平等“的概念还属于自我的梳理,那么对于传统中国传统社会”非宗族化”和“大共同体本位”的想法,则是有一种颠覆以往的论述。

宗族化社会最重要一是具有血缘关系同一个姓氏的一群人聚集住在一起,另外一个他们的管理制度是由宗族长老把控。

但是在《传统十论》中在根据史史资料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形式并不具备,也就是说宗族化的社会不是中国社会的传统。

从习惯思维到自我独立思考的路径转变——《传统十论》


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记载中有143个丘,但是户数和姓氏之比平均不到2,也就是说一村有40户则姓氏将在20个以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大姓。另外记载中,关于丘的管理制度也并非是宗族长老制度,而是“吏民”制度。吏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

这种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姓氏繁杂的现象,从三国一直到宋元明时期都非常普遍,作者使用了一个方法。就是在《隋书》、《旧唐书》这种历史书中以姓氏搜索X村,X庄、X家寨、X家镇等带有姓氏的行政单位。最后发现自三国到明时期,基本都没有,只有到清朝时期,以这种姓氏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记载才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一直以来被人们习惯性接受的宗族化社会并非是历史传统,只是到清朝时期基层社会才慢慢有宗族化的特征。

类似这种具有启发性不同视角的论述,在《传统十论》中还有很多,每一个论述都追溯到最源头的地方,根据材料一点一点探索,最后总是有不同以往的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