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诚而明理,用志不纷

第一,诚而明理

诚,最起码要对自己负责,别拿自己做最不值钱的试验品。明理则不惑于异说,真正有什么问题,自己清楚也就大概知道如何应对。华夏修行体系,不同于西来佛教,虽然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真正的侧重点和修炼的东西并不一样。未入门之前可以借用他们修心的方式,但是真正深入却是两回事。

诚而明理,用志不纷

您要是走佛教的路子,那就真的去学习如法的佛法,这个吾等并无意见。但是如果您决定走华夏东边这路,那麻烦您先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再开始修行。磨刀不误砍柴功。请多读先秦诸子,这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丹经不足以指点修行,绝大部分都是先辈之所证,而非指点路径。加上时代文化的错层,明清之后罕有能真的走进所谓金丹大道门槛的。

第二,用志不纷

决心修行就放下那些没用的念想。不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华夏求证长生的修行之路最宜隐士。不适合什么都想占着,有很多目标要达到的朋友。这个其实是因为修行本身是一个最大的目标,真的不好分心太过,尤其越往后越没法子分心,有的时候分心于俗事,就会出问题。所以要是有心修行,岁数长一些没有关系的,把你世俗的追求达到了,或者是真的无意再追求了,一辈子能平淡下去之后,再安心修行,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疾而速。

诚而明理,用志不纷

第三,谈而处之

以其生生之厚,动之于死地。现在没有下决心开始修炼,而有志于此者,不用着急。强身健体,勤学诸子,绝疑适欲,善待自己,爱而不贵。尽好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职责,一旦德行足够会有入门之契机。后面修行阻碍也会少很多。其实也是修行的开始。时代不一样了,很多原来的方式都不适用了。所以初修必须自律能力极强,而非像原来那样,师父早晚督促,同学互相勉励。现在没这条件,全靠自己一点点积累,不过能走过来的,一定走的更远。如何能持之以恒,淡之。

诚而明理,用志不纷

修行急不得,不好求生太过反而至于死地。吾辈大忌。也算与大家共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