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在當今社會,照相是一門非常吃香的技藝。

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照相機卻一度被百姓們當作妖魔看待,魯迅先生在《論照相之類》一文中描述到:

照相似乎是妖術。咸豐年間,或一省裡;還有因為能照相而家產被鄉下人搗毀的事情

照相機的功能僅是無害的拍照而已,卻為何被百姓們視作妖魔,以至於長期不受民眾歡迎?

從咸豐到民國不過幾十年的光陰,期間又發生了哪些事情,竟使得照相機在民眾中流行起來?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老式照相機】

一、照相機在清朝

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的“達蓋爾銀版照相法”,掀起了一場風靡全球的攝影革命。

《中國攝影史》:“攝影技術!它以彗星爆炸式的威力,突然湧現於一向平靜而又自滿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路易.達居爾(即達蓋爾)在1839年發表了他的攝影製作法,幾個月內,歐洲就出現了一種新的行業,新的技術、新的藝術形式以及新的流行玩意。“

“這種潮流及活動,遍及世界各地,僅1853年,美國就有一萬多人拍攝了三百多萬幅照片。在倫敦,人們可以租用裝有玻璃天棚的攝影室來拍照,租用黑房進行沖洗;1856年,倫敦大學的課程甚至增開了一門攝影技術課。一種新的行業——一種新的消遣事業誕生了。”

1844年,法國海關總檢察官埃及爾和法國傳教士南格祿,在與清朝外交官耆英打交道的過程中,拍下了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張相片。(該照片現存於巴黎攝影博物館)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耆英】

1846年,香港報刊上的一則廣告表明當時已經有國人引進了照相機:“香港銀版攝影和鋅版印刷公司有香港及中國黑白照片出售。”(《中國攝影史》)

當時照相館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香港等南方沿海通商城市,由於照相機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民眾對它並不瞭解,甚至於將其當作西方的巫術看待。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照相館和攝影師的數量並不多,且多以外國攝影師為主。

慈禧太后對於照相機倒是相當喜歡,在她的引導下,底層百姓畏之如虎的照相機倒成了清朝官員們喜愛的玩具。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慈禧照片】

二、清朝時期照相技術為何不受民眾歡迎

1、當時照相機還屬於稀罕物件,大家對它不夠熟悉

不比我們如今的照相機那般小巧玲瓏,咸豐年間的照相機外表就像一個大木頭匣子,外面貼著一塊玻璃,《觀西人以鏡取影歌》描述拍照的情景:一片先用玻璃鋪,塗以藥水鏡面敷,納以木匣藏機樞,更復六尺巾冪疏,一孔碗大頻覘覦……

在不瞭解照相機功能的清人看來,照相機不就是一個木匣子嗎?當時有人看到照相機的外表後,還評價照相機是“雕蟲小技”。

其實,這種對照相機的奇怪描述,並不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情,畢竟照相機在清朝屬於稀罕玩意,一般人甚至沒有條件去照相館體驗一下攝影是怎麼一回事。

並且1860年以前,外國人只准停留在允許通商的幾個南方城市,這就更進一步限制了平民瞭解照相機的途徑。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1860年法國AUZOUX 30X30火棉膠玻璃板相機】

2、早期照相技術不夠成熟,拍出來的照片色彩單調,不如傳統繪畫作品好看

吳仰曾在其譯著的《照相新編》一書的序言中說:考吾國初得其術,尚屬溼版舊法,手術繁雜,能者無幾

吳仰曾是清朝選出的首批留美的三十名學生之一,他從美國紐約大學畢業後,又到倫敦皇家礦冶學院留學進修礦冶。

在吳仰曾看來,照相技術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大家使用的攝影技巧太過於繁雜,而這也是制約照相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

除了技術上的不成熟外,早期的照片只有黑白色,與當時民間流行的畫師繪畫相比,這種舶來品競爭力上還是比不過傳統的繪畫:縱觀各畫,攝影殊不及繪畫之有味。驟視無不了了,諦視則生厭 …… 額者,閱之不獨不感興趣,直欲作嘔矣。中國攝影多不講究背景,便覺索然無味。古畫中亭臺樓閣,花草蟲魚…(《思無邪小記》)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照相新編》

3、照相機被部分民眾當成巫術,認為被照相機拍過後,會失去元氣

在過去科學文化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坊間時常會出現一些奇怪的都市傳說,比如譚嗣同便說過相機可以照出鬼魂:一日為一人攝照,忽人側多現一影,其影較人短而怪,蓋鬼影,偶不及避,為鏡光所攝得也

當時部分人將照相機看作洋人施行巫術的工具,認為洋人在拍照的過程中,就會攝取被拍攝人的靈魂,有攝影界“馬克·波羅”之稱的約翰·湯姆遜便成因拍照被圍攻:那些有知識有地位的中國人向人群散佈謠言,說照片會‘攝’走人的精氣神。人在拍照後就會命喪黃泉……作為一名攝影師,我扮演的角色有些像‘催命鬼’。

這種認為攝像會吸取人元氣的觀念,直到魯迅先生生活的年代,還擁有不少忠實的信徒。

魯迅先生《論照相之類》:S城人卻似乎不甚愛照相,因為精神要被照去的,所以運氣正好的時候,尤不宜照。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照片】

三、照相機的逆襲

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和西學東漸的影響,國民對於西方文化有了進一步瞭解之後,照相機的地位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據康有為所言,當時“照相片”已經“家置戶有,人多好之”。(《公車上書》)

這種轉變一是因為隨著人們對照相機認識的加深,那些謠言漸漸不攻自破,人們不再畏懼照相;二便是由於照相有利可圖,投身照相領域的人越來越多後,中國本土照相館數量大增,使得更多百姓有機會接觸到這種稀罕的新事物。

1、肖像攝影技術的發展,吸引人們前來拍照留念

同清朝相比,民國時期照相師傅的攝影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這種提升體現在審美和拍攝技巧兩方面上。

民國時期的照相師傅將西方新式攝影技巧與傳統畫師的審美風格相結合,營造出了一種極具東方特色美的肖像攝影技術。

這種注重畫面佈局、背景和道具搭配的攝影方式,如今的我們並不陌生,它就好比我們平時所拍的“藝術寫真照”,拍攝師傅只要水平夠高,可以拍攝出非常耀眼的照片。

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老城隍廟旁有一個品芳照相館(如今已是百年老字號),他們除了提供西式洋房的拍攝背景外,還主打京劇戲服攝像,以此吸引喜歡戲劇的朋友前來捧場。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品芳照相館出品洋房背景全家福】

2、社會重大活動需要攝影紀念

照相行業,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它可以通過照片的形式,將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某些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場景記錄下來,以作紀念。

在照相機沒有誕生之前,我們要想把某個活動畫面記錄下來,唯有通過繪畫的形式,但這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磨鍊,才能掌握這門手藝。

但照相不一樣,它可以很輕鬆、便捷地記錄下,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值得珍惜的時刻。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集體攝影】

多年以後,當我們翻開相冊,看到自己和父母拍攝的全家福時,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成長中父母對我們滿滿的愛。

那一瞬間,不正是照片所帶給我們最寶貴的價值嗎?

3、報刊業的發展,促進了照相行業的壯大

民國時期,受到西方的影響,當時中國掀起了一股興辦報刊的風氣。

報刊業的發展,帶動了不少文化工作者和照相師參與創作,當時照相師傅可以拍攝一些風景、名俗、人物照片,以及戲照、劇照寄給報刊,來換取報酬。

1920年在上海灘開業的王開照相館,尤其擅長藉助報刊的力量,壯大自身。

民國16年,由菲律賓、中國、日本發起的第八屆“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上海舉辦,王開照相館的老闆王熾開從中嗅到了商機。

王開在滬寧、滬杭鐵路沿線和各大報刊上,提前登載廣告,讓自己王開照相館的名聲儘可能多的為公眾所知。

到了運動會正式開賽的時候,王熾開召集員工,拍攝了一大批優質的照片,王熾開這一次和各大報刊合作的時候,提出了一個令各大報刊公司無法拒絕的優厚條件:錢多錢少無所謂,所有照片都歡迎你們使用,只需要在每張照片上都署上“王開照相館攝”的標誌即可

除了藉助這些重大的活動打響知名度外,王熾開還很時髦的想到了給當時的名人免費拍寫真照給自己打廣告的做法,不得不佩服,這些能夠做大做強的照相館的確都有其出彩的地方。

為何清朝時期人們把照相視為妖術?攝影行業又是如何在民國逆襲

【王開照相】

總結

照相機從傳入中國起,短短五十年間,其形象便經歷了由“巫術道具”到引領時尚潮流的轉變,這種變化背後體現了國民勇於探索,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

【1】魯迅《論照相之類》

【2】《照相新編》

【3】《中國攝影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