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節氣,人體本身也與自然順應,是一年中“震動”很大的時候。很多身體虛弱的人到了驚蟄節氣當天,身體都會有很大的反應,如頭痛、失眠等不適。我們應順應時節,在驚蟄陽氣升發的階段,把身體調理好,為一年充滿活力打下基礎!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養生注意事項:

01 生津潤肺

驚蟄時節氣溫偏低、乾燥,所以很容易導致上火。我國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別適合春季節食用。但因其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

02 養肝先行

驚蟄節氣過後,天氣將逐漸變暖,易使肝旺。肝臟在人體內是主理疏洩與藏血,非常重要。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

03 保護關節

驚蟄時節早晚氣溫溫差大,乍暖還寒時候很容易導致生病,所以鍛鍊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的保暖很重要,這樣才能使自己不受風寒。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04 不食冰冷

驚蟄節氣還是很不適合吃偏冷的東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溫的食物。吃"熱食", 才能保護胃氣。

05 早睡早起

驚蟄時節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樣有助於養成良好生活的習慣,起床後用溫水洗漱可以讓人更加精神,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辦法。

06 清爽乾燥

驚蟄時節也是陰雨季節開始,南方會出現潮溼的情況,所以要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可以防止室內細菌的滋生,從而避免溼氣重,導致出現風溼疼痛的現象。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07 適當春捂

不宜過早脫去禦寒的衣物。感冒往往是在氣溫上升或出汗時脫去過多的衣服,突然著涼時染得的。在天氣回暖時,要適當地減少衣被,天氣轉寒時則要適當地增加衣被,不要怕麻煩。

08 培補陽氣

做到“無厭於日”即在春季多曬太陽,每次不得少於15至20分鐘。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培補陽氣,使自己的精神愉悅,同時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09 預防霧氣

驚蟄時節早晨霧氣都比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早上的氣溫還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練的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後霧氣消散,溫度上升後再外出鍛鍊。

10 適度運動

由於冬季剛過,長時間不鍛鍊,開始鍛鍊的時候要適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運動量達到很高的程度,慢慢加強運動量。適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項目。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時節,你吃梨了嗎?

“驚蟄”時節,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這個時節,黃河流域的一些地區已經是桃花紅、李花白、鳥兒高飛的時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萬物出於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吃梨”的傳說

傳說聞名海內外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盈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成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後來走西口也效仿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梨的功效與作用

驚蟄作為中國節氣中的一種,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要吃梨,很多人以為這是簡單的習俗習慣,但是其實驚蟄吃梨可是很有科學根據的呢!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吃梨可潤燥

驚蟄是立春之後的另一個節氣,天氣開始轉暖,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開始甦醒,而農耕時期驚蟄一到農民就開始準備春耕了。這時人們要開始在飲食上進行調整,才能讓身體適應接下來的勞作。所以傳統的飲食習慣中,有驚蟄吃梨這一習俗,因為吃梨可以潤肺健脾,滋陰清熱,有益於身體健康。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驚蟄時天氣乍暖還寒,氣候仍然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咽痛音啞,加之一些細菌、病毒開始活動繁殖,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出現咳嗽、咯痰等症狀。梨味甘,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喉化痰之功效,且含豐富的果酸、鐵質、維生素A、維生素C等,特別適合這一季節食用。食用時可採取生梨去核去皮後榨汁、生梨去核後蒸熟、切片後與冰糖、銀耳等一起煮水等方式,川貝燉梨對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因梨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1、止咳化痰,清熱降火

在營養學界,梨有個很響亮的名頭——天然礦泉水。它多汁、少渣,卻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酸、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

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果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並能有效地治療“春季季節病”。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3、促消化,補水分

梨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4、可解酒,保護肝臟

梨子清涼潤胃還解酒。梨雖然甜,但熱量卻很低,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個梨能清涼潤胃,特別對於喝酒人士而言,因為梨含有較多糖類物質和多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5、潤燥消風

梨具有潤燥消風的功效,在春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乾燥。

中醫養生:驚蟄寒未消,養肝潤肺尤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