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花入金盆叶作尘

文 | 烟雨客



世间人,对待花和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看花高贵,看叶卑贱,就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看到的一样。


赠荷花

李商隐(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烟雨夜读 | 花入金盆叶作尘


诗的意思简单易懂:人们看花和叶的态度,是不同等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绿色的荷叶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是最美的。花和叶互相映衬,等到绿色减少、红色凋零时,真让人惆怅莫名。


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可是花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备受呵护,而绿叶却受到遗弃,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


花入盆,叶作尘,世间花和叶各自的命运,更是人生的写照。


对读书人来说,进士是花,不第者是叶,任你满腹才华,只要不中进士,依然是无人赏识。孟郊登第后,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是有缘由的。


宋代诗人胡仲弓见过彼岸花。当时,传播渠道并不发达,他对此花的花叶不相见,颇感诧异。因此,就写了这首诗。


山中有花一种俗名花叶不相见感而赋之

宋 胡仲弓

世间雁燕本无情,天上参商谁会面。

花叶自是同根生,何事开时不相见。


人间雁燕无情,到时南飞去;天上参商不相见。就如这花叶,本是同根生,为何花开不相见呢?


烟雨夜读 | 花入金盆叶作尘


彼岸花是花叶永不相见的,开花时无叶,有叶时无花。


彼岸花看起来十分美丽,在花中是一种很奇特的鲜花,在夏末秋初开花时,只能见到茎上开着一朵艳丽非常的花,并不能在茎上看到其鲜翠的叶片,因此在说到花叶永不相见是什么花,毫无疑问就是独特的彼岸花了。


这种花的学名叫做曼珠沙华、曼陀罗花,传说中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长叶,其花叶永不相见,盛开在黄泉边上,是指引人们进入冥界的鲜花,所以它又被叫做黄泉路上的花,带有一种不祥的寓意。


烟雨夜读 | 花入金盆叶作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对盛放的桃李花也有自己的见解。


城南

宋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风景诗。雨过横塘,大水满了堤坝;大水顺着乱山,从高处流下,沿着路东路西。已经是暮春时节了,桃李花都即将开败了,只有草色青青,透着无限的生机


有人评价:曾巩的这首《城南》,应当说也是宋诗里不可多得的佳作。


的确,诗人表面看似在写春雨过后的美景,其实是在赞美青草的顽强。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花开易落,不如这青青草,不随风雨飘零。


做不了移栽金盆的名花,不妨就做一棵扎根大地的小草吧,用经年的绿色,装饰大自然的梦境。


烟雨夜读 | 花入金盆叶作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