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互联网就要玩“粉丝经济”?这是不对的!

互联网就要玩“粉丝经济”?这是不对的!

先回顾一下这几年“粉丝经济”都成就了谁。自媒体,微商,“网红”等,小米手机,锤子手机,罗辑思维等公司,都是潮流下诞生的佼佼者,也是一次次潮流中的沉淀着。始终是他们在引领潮流,尽管换了几次概念,换了几次风口了,但这些人却是不变的。

大部分人都成了“炮灰”,“粉丝经济”不适合大多数人。为什么说大多数人不适合呢?先来看玩“粉丝经济”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是会写。

会写内容,写文章,写段子,写书等等,无论是朋友圈,微博,今日头条,视频网站,直播网站。。。。。都是内容的载体,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这个前提很重要,必须会写,或者有一个会写的团队。

二是光环。

会写是将自己的才能,才华展现出来,还必须 有足够的经历,有背书。这些背书可以使你过往的职业经历,比如央视主持人,名企高管等。这些天然的光环,可以让公司运作起来更高效。

总之,你的过往要很“牛”,这就告诉我们,“草根逆袭”这种事情越来越难,风口是留给那些已经准备好了的人,而不是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还有一种就是编造的历史,持续的编造,会忽悠一部分客户,但被快速揭穿,被抨击的可能性也很大。

三是创新。

不断地更迭创新。无创新,“粉丝”的期待值是递减的,比如小米手机。小米在最初的俩年里,“粉丝”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因为性价比,也因为“情怀”。但2015年后,手机行业已洗牌重组,其他竞争品牌迅速崛起,性价比已不是王牌了,同时,在一个人人讲“情怀”的年代,“情怀”也变得不值钱了。于是,“粉丝”期待值锐减。“死忠粉”“脑残粉”很稀缺,当初的青年们已经结婚生子,变得老成持重,“粉丝”在成长,产品如不能跟上“粉丝”的成长节奏,就意味着被“粉丝”抛弃,尤其是低端机市场用户。用户在乎的是性价比,不要和用户谈忠诚,用户无错,他们做出了最优选择。

四是用户思维。

要明白这里的“粉丝”就是用户,而不是娱乐明星的“粉丝”,没有一呼百应的效应。品牌必须有长期的价值输出,驯养“粉丝”。说到这里,就要提醒大家,产品,营销要做的足够垂直细分。

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在大的分类里游刃有余的,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大佬,大品牌,但只要做的足够细分之后,就不一样了。

用这四条标准去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要玩“粉丝经济”,还是虽然一直在玩却一直没有回报,只是哗众取宠。

在自媒体或者内容创业者积极投身“粉丝经济”时,一些成功的平台却在“去粉丝经济”,或者说从这些平台的角度来讲,“粉丝经济”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比如今日头条------一个咨询类的内容平台,从他的推荐规则来看,“粉丝”并不是那么重要。它结合各种算法,按文章内容,标题,互动等指标做个综合指数,然后去推荐。无论是其他平台的自媒体大号,传统媒体,还是新人小号,在今日头条这个平台上,都是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谁的文章都可能有十几万个阅读量,也可能只有几个阅读量。

而这种不把“粉丝经济”作为重点的平台,也有自己的考虑:一个综合的平台是需要有百家之言的,“粉丝”是平台的,不是某个自媒体的,用户需要看到的是有质量的文章,有趣的内容,满足这些就足够了。实质就是去除小圈子,形成集中的大圈子,把那些个人自媒体圈子打碎,成为一个真正众享的平台。出了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一点资讯这些平台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把正常的商业思维运用到互联网上,或者说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让信息传递和产品流转更便捷一些,落实真正的服务意识,以及督促人们回归到商业交换的本质上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