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艺术家最后比的不是模仿,那是基础,到了后面,比的是你创造的这个艺术世界,因为模仿的人太多了,要么,你模仿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要么走出自己的个性,但一开始,你的个性也许会很幼稚,根本和传统不能相比,但有一天,你逐渐完善了这个艺术世界,水平也慢慢提高,也许你会脱颖而出,也许,你会一败涂地,像梵高一样不被理解--池静山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大写意作品得慢慢去品,一开始你也许觉得并不好看,确实也不那么美,看久了却忽然觉得有点意思,再后来你会发现这幅作品很有味道,而这个味道则是一种创作的精神状态,融入到笔墨当中,最后自己也被这种狂妄而极具概括的笔墨所感染,似乎只要自己手下有笔,也要尽情地挥洒一幅,当然,结果可想而知,还是要功底的,只有洒脱是没用的。--池静山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国画大写意并一定美,却很有味,美的东西我们也许很快就能发现,但至于大师作品,我并不相信有多少人能真正品味的出其中的味道,但是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并不懂,为什么会跟着喊这幅作品好呢?因为都是大师了,自然有他的理由,因为是大师了,我又不傻,当然是好的啦,真的懂吗?不懂没事,就像品一首古诗,看不懂怎么办呢?随便答什么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景抒情等等等,那也是可以碰巧答对几个的。不懂品国画大写意?这当然也有不少点评套路,比如说笔墨潇洒快意恩仇,比如说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粗中有细,比如说书画具佳,再比如说,这是什么玩意,真看不懂。想想真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能欣赏我的作品,那我得多平凡啊。--池静山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用作品说话?不看头衔?这似乎只是理想,要成为现实的话,除非你有绝对的实力,只是有些艺术依然是很多人欣赏不了的,所以,又得回过来看头衔了,这很正常,因为职位高低那还是能区分开来的,比如我乃宇宙书画协会会员,厉害吧?什么?只是个会员?--池静山

笔墨虽焦,却显清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