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像禁菸一樣禁含糖飲料

像禁菸一樣禁含糖飲料

肥胖率的上升,讓美國人開始關注含糖飲料。一項調查顯示,美國青少年中15%的卡路里攝入來自飲料。加州是美國首個禁止在所有公立中小學銷售碳酸飲料的州,2003年,波士頓禁止所屬城市管轄的公立學校銷售含糖飲料。

2015年,舊金山通過一項法案,要求含糖飲料的廣告要包含醒目的健康警示標識。這項法案要求所有含糖飲料的印刷廣告都需要有至少20%面積的健康警示。

像禁烟一样禁含糖饮料

加利福尼亞和紐約州也要求在飲料包裝上印刷健康警示標識“飲用含糖飲料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和蛀牙”,就像對煙盒的要求一樣。

含糖飲料為何會成為“過街老鼠”?它對心血管有哪些危害呢?

糖主要分為2大類,天然糖和添加糖。

天然糖是指天然食物,如水果、蔬菜、奶中天然存在的糖。天然糖通常被認為是健康的,因為天然糖與其他營養物質在一起,比如吃入一片水果,水果中的纖維素能減少並延緩果糖的吸收。

添加糖是指在食物和飲料中人工加入的糖,比如蔗糖、果糖、果葡糖漿等,這些可以在食品配料表中找到。添加糖是不健康的,除了提供高熱量外,不能帶來任何其他營養。

含糖飲料是目前飲食中最主要的添加糖來源,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研究發現,攝入含糖飲料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風險增加相關。每天攝入1~2份含糖飲料可使得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6%、冠心病風險增加35%、卒中風險增加16%。

最近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健康男性在高糖飲食3個月後血液和肝臟中脂肪含量顯著升高。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項納入3萬餘人的研究表明,與每日添加糖(包括蔗糖、含糖飲料、醬汁、蜂蜜等)攝入量超過總熱量21%與10%相比,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增加1倍。

事實上,除含糖飲料外,加工食品也是添加糖的主要來源。購買食品時,要看食物配料中是否有“白砂糖”、“蔗糖”、“果糖”、“穀物糖漿”、“穀物糖漿固體”、“穀物甜味劑”、“高果糖漿”、“果葡糖漿”等添加糖,儘量少選或不選這些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