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幅情景交融的壯麗美畫卷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幅情景交融的壯麗美畫卷

作者 東方一劍

毛澤東的詩詞意境博大,氣勢恢宏,景物明麗,富含哲理,充滿濃郁的浪漫主義激情,這是不爭的事實。柳亞子評價:“推到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

印象中毛澤東一生就寫了兩首【沁園春】詞,一首是【長沙】,另一首是【雪】。兩首都是狀景寫情,及景抒情,一氣呵成,豪情萬丈,流傳千古。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詞牌名,雙調114字。“沁園”是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 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幅情景交融的壯麗美畫卷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時值寒秋,佇立在橘子洲頭,面前是滾滾而去的湘江。眼前是一片壯麗的晚秋美景:看遠處萬山紅遍,樹林層層吐丹含秀,盡像著色染過。江水碧綠清澈,一眼見底;江面漁舟竟渡,百舸爭流。仰望高天,鷹擊長空,俯視江底,魚在漫遊。世間萬物都在這深秋中競相自由自在地運動。不由地感嘆這宇宙的遼闊博大,敢問蒼茫大地,宇宙中大千世界的命運究竟是由誰來主宰呢?

那時,正好都是同學少年。一樣的風華正茂,一樣的書生意氣。鬥志昂揚,熱情奔放,勁頭正足。針砭時弊,抨擊醜惡,憤世嫉俗,直抒胸臆。用激盪飛揚的文章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根本不拿那些官僚軍閥當回事兒,在我們這些年輕人眼裡他們就像糞土一樣。還記得嗎?那時我們到江中心最危險的地方去游泳,浪高的幾乎真的就要擋住飛馳的大船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1925年深秋,其時作者33歲,大約在毛澤東離開湖南前往廣州時所寫。毛澤東從1911——1925年曾數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這些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重大事件。這樣的歲月就是崢嶸歲月,就是激盪人心的歲月。在這些崢嶸歲月裡,作者和他的同學蔡和森、何叔衡、張昆第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他們既讚歎錦繡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於是,發表激越慷慨的文章,抨擊黑暗,宣傳真理,喚醒民眾,鄙視當時的“萬戶侯”——官僚軍閥如糞土,這一段描寫,形象地再現了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和其同學戰友雄姿勃發的精神風貌和豪情壯志。

藝術手法:

上半闋幾乎全是寫景,開宗明義,首先交代了時間地點節氣,即作者置身於秋水長天之中。隨即寫景: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仰視:鷹擊長空,俯瞰:魚翔淺底。作者以短短25字就形象地描繪出一幅動靜結合、遠近交替、高天水下的立體式江南晚秋圖,而且猶如是一幅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彩墨山水圖。

下半闋著重抒情。面對如此壯美的大好河山,作者自然回想起曾經和當年的同學朋友,在橘子洲一帶游泳、散步,一起暢論天下大事的情景,那一段難忘的崢嶸歲月。從“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短短7句28個字,精煉的再現了他和他的同學戰友們慷慨激昂的戰鬥豪情和激揚飛越的精神風貌。最後一句“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更是巧妙的展現了一副不畏艱險,劈波斬浪,奮勇進擊的宏偉畫面,也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態度。

【沁園春.長沙】這首詞,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立體寫景,豔麗明快,崇高壯美;抒情自然大氣,激動人心,壯志凌雲。全詞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陽光向上,激人奮進。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幅情景交融的壯麗美畫卷

2018年6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