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安慶這位陪考家長的長文火了

高考前夕,有篇家長陪孩子一步步考上北大的長文走紅不少市民的朋友圈,文章作者是我市一名普通上班族,她回憶起陪孩子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引發了眾多家長的共鳴。不到一天,點擊量就達上萬次。文章為何有這麼大的吸引力?除了文字本身感人,更重要的是文章背後的故事,讓不少家長看完感同身受、感慨萬千。網友“貴妃竹”說,“讀得我落淚了。雖然高三、高考已離我娃六年之久。然而讀完仍有觸動,再次勾起我差點淡忘的記憶。”

安慶這位陪考家長的長文火了

陳華母子合影(照片由陳華提供)

長文被轉發,媽媽一時成網紅

“回憶去年這個時候,總有滿腔的感觸不知如何吐露,前後花了一年時間,才整理好心緒,在高考前夕,把作為一名2017考生高考家長的心路歷程分享給更多人。整理了一些經驗,卻總也表達不盡內心的感恩。

孩子的高考分數里,飽含著不少人的努力和堅持。我一直跟他說,能考入北大,要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自身的努力固然佔了很重要的比重,但請別忘記成長階段為你付出無數心血的所有老師、為你從小到大無私奉獻的爺爺奶奶,如果沒有他們,你將一無所是。當然還有和你一路風雨兼程的小夥伴,家門口每天為你加油鼓氣的鄰居,還有眾多為高考‘讓路’的好心人……”

記者聯繫了這篇文章的作者陳華。她告訴記者,“看著周邊朋友的孩子備戰今年的高考,特別有感觸,作為過來人,我實在太瞭解家長們內心的‘電閃雷鳴’,小心臟差一點真的就hold不住了。”

幾天不到,看到自己發的文章席捲朋友圈,被大家轉發點贊,加上親戚朋友的問候不斷,一時間,陳華有點無措。“沒想到會這麼快流傳開來,因為我沒有轉載到朋友圈,也沒有和孩子說,還是孩子第一時間告訴我‘媽媽你成為網紅了’。”陳華說。

字裡行間充滿溫情

在陳華寫的一萬多字的文章裡,字裡行間浸透了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愛和囑託,更夾雜著希望、糾結、不捨、不安等在內的複雜陪考心緒。

“回顧陪伴兒子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覺得自己也在成長,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成績和排名,也學會了從苛責到理解。但是高考畢竟不同於任何一次考試,想起我三十年前的高考,總覺得有遺憾,所以直到現在還老是做書沒背好就上考場的夢,每次驚醒都是一身冷汗。”

陳華說,看了網友們的評論,收到最多的詞就是“感動”,其實她自己也很感動,能夠通過表達,說出許多人的心裡話,引起人與人之間的共鳴,自己也受益匪淺。當然也受到了不少的質疑,她對此也表示理解,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都不會是一樣的,也不可能百分百的複製。

“其實我做的還不夠好,因為不少家長為了孩子,從高一開始,選擇在學校旁邊租房陪讀。而我的孩子從初中到高二,五年多的時間,中午都是在食堂吃飯,不回家的。直到讀高三那年,我心裡覺得自責,對孩子有所虧欠,想親自動手給孩子做點可口的飯菜,這才給孩子開了小灶。剛開始動這個念頭,孩子還不同意,我只能變著法子做通了孩子的工作。”陳華告訴記者。

負愛前行潤物細無聲

在陪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情,讓陳華至今還心有餘悸。

那是她的孩子剛進入高中的第一場期中考試,一直名列前茅的孩子成績竟然年級排名27,信心受挫,懷疑自己就是這個水平,開始下意識地退出一流高手的方陣,自甘中游進而寵辱皆忘,假裝勤奮地學習。甚至打著競賽的幌子,在無妄虛幻的網遊世界裡遊離。等到陳華髮現孩子的異常表現,那時已經是高二暑假,陳華感覺痛心疾首之餘,又稍稍感到慶幸的是,可以在高三之前幫助孩子懸崖勒馬。

於是,她送給孩子七個字:“埋首、素服、三緘口”。埋首,即埋下頭去讀書,將自己置身於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中;素服,就是要杜絕心中哪怕一絲一毫的浮躁,心態要自然沉穩;三緘口,是對於學習以外的事情不說,不說,再不說,這就少了許多的閒話、閒事與閒思。

陳華說,“有網友質疑我大包大攬,管得太寬太細,其實我覺得在關鍵的節點上,正如北大的一位老師所說的那樣,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集中所有的力量包括家庭的力量攻克最大的目標,這正是人生的智慧。我認為以孩子學習任務的繁重,以孩子認知力和自覺性的不完善,你不拉他一把,靠他一人的力量在學習的海洋裡掙扎,找不到目標和方向不說,很可能因為嗆水而一蹶不振。父母要做的,不是打著獨立的旗號而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能‘騎上馬,送一程’,比讓孩子一個人揚鞭馳騁肯定要走得穩。”

用榜樣力量引領孩子成長

說到陪伴孩子學習的心得體會,陳華這樣總結——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學習好,我的孩子也會有瓶頸期,雖然身經百戰,但並未百鍊成鋼,遇到考試還是會擔心考不到好分數。但是我從未給他報過課內輔導班,課外特長班參加了不少。兒子很小時我就給他灌輸,做任何事都一定要竭盡全力,這不意味著樣樣事情都要去爭第一,但必須事事用心。卓越是孩子必須追求的目標,而用心是孩子一生必備的態度。我覺得孩子成績暫時差一點不要緊,能力稍微欠缺一點也不要著急,但優秀品格的培養一定是頭等大事。過程努力了最重要,雖說不看重結果,但你盡力了付出了,你會發現結果也一定是值得驕傲值得讚許的。

還有網友質疑,說一隻螺螄一條路,說這是無法複製的超人般的母親,沒有宣傳的意義和價值,我本意不是為了宣傳,只是記錄下人生的一個階段而已。我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媽媽,學歷和能力也平平。

孩子的家庭作業和試卷是我批改的不錯,但說實話,數理化生我也是一竅不通,特別是改化學方程式和結構簡式一開始只能像小學生描紅那樣一個個細節地對照,但越改越熟練,後來兒子書寫時結構簡式變形下我也能看得懂了,他還時不時地誇我一下!有許多家長說看不懂,其實對照答案批改大家都會。我白天也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陪孩子學習。孩子學習辛苦,作為家長幫孩子完成一些輔助性的事情,讓他學習起來更心無旁騖,學習之路更通暢。

比如我們和孩子之間有個默契,他習慣不確定的題,就在選項前畫個點,點越大越不確定,我就在答案上把對應的部分用紅筆描出來,這樣,他最後改錯時就能一眼看到問題所在,節省了不少時間。”

做好傳幫帶 助力更多學子考上理想學府

陳華由衷地說,“讓孩子快樂成長,並不是說在學業上對孩子降低要求和標準,他就快樂了。推他一把,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讓他能在各方面都處於有競爭力的地位,同學佩服他,老師滿意他,父母喜歡他,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中,相信他一定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的。其實,家庭、孩子以及學校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好象一個三角形,毫無疑問,孩子永遠是三角形的頂點。家庭和學校就是三角形的兩個支點,共同決定了頂點的成長和發展。前行的道路上,我們要齊心協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不僅如此,記者還了解到,去年的高考結束不久,陳華和一些北大學生的家長就忙著籌備建起了一個關於圓夢高校線上家長交流群。

陳華說,要做好一級一級的傳幫帶,傳承北大皖籍學子對家鄉學弟學妹的情意,幫助更多孩子考上理想的學府。其實就是用榜樣的力量引領更多孩子成長,傳授過來人的經驗體會,分享備考資料,為追夢學子助力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