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孩子對你的批評置之不理?原因在這

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都會批評孩子!以達到糾正孩子錯誤行為和言語的目的,讓孩子健康成長。

有效的批評往往會促進孩子積極健康成長;
無效的批評不僅起不到真正教訓的目的,反而還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和家長真正的對立。

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過程當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我的批評對孩子不起作用呢?或者作用很小呢?

為什麼孩子對你的批評置之不理?原因在這


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源可能也是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批評孩子時帶有情緒,讓孩子成為發洩的對象。

想一想在生活當中有沒有這樣的實例呢?
如兩口子吵架了,心情不好。剛好看到孩子作業沒有完成,被老師打電話通知家長。心裡肯定也是一腔怒火,於是將所有的委屈難受憤怒傾瀉到孩子身上!
作為孩子心裡肯定異常委屈,異常難受,但也異常清楚。
為什麼爸爸現在這個樣子和平時批評我的樣子不一樣呢?其實家長的異常,孩子在心裡是有感覺的。
這樣的批評只是達到了家長或老師發洩怒火的目的,並沒有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第二、重複揭起孩子的傷疤,老是翻舊賬。
孩子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當中不斷成長的。每一次的發作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次進步。有的時候批評孩子往往順手就帶起孩子以前犯過的錯誤。家長這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無可抵賴,加深對錯誤的認識。可是長此以往,往往會引起孩子對家長這種批評方式的反感和厭惡。並且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情緒,讓孩子經常處於犯錯的自省當中,心裡充滿愧疚感,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為什麼孩子對你的批評置之不理?原因在這


第三、小題大做,對孩子的批評輕重不分。


孩子的年齡有大小,所做事情也有輕重之分。但有的時候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一次改過,往往批評過重,讓孩子難以承受。啊,有的時候孩子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家長可能因為有事纏身,卻對孩子所犯錯誤一語帶過。
這樣輕重不分,就會讓孩子對事情的嚴重輕微程度,沒有一個判別,難以形成自我評判界限。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

那麼該針對孩子的錯誤,該如何進行批評才能讓孩子易於接受,又能夠很好的改善,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呢?

第一、在批評孩子之前,全家要達成統一意見,不要在批評的過程中出現不同意見。
只有意見一致,才能對孩子的錯誤形成一種威懾力,讓批評的話語更有說服力,才能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同時相同的態度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在規則的力量下,大家都有權利有義務去遵守某某種秩序和約定,其他人的表現就是孩子的一種榜樣。


第二、批評的時候要注意場合,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
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以後認真改正,然後積極向上的去努力進步!但是批評往往對孩子的自信心帶有一定的打擊性,如果是在人多的場合,孩子往往會難以承受被打擊的後,產生自卑的心理,使批評的效果起到反作用,做的不好,反而會讓孩子自暴自棄。
因此批評的時候注意場合非常重要。一般應當選擇一些比較私密的場合,如在家裡外,沒有其他人的地方,或者是隻有最親近的人在一起的地方。

為什麼孩子對你的批評置之不理?原因在這


第三、在批評的時候注意批評的時間。


一般孩子犯錯以後要及時給予批評。不宜時間過長。
如果間隔時間太長,孩子容易遺忘錯誤的原因或事情的經過。在批評以後往往很難形成有效的反思。
另外時間過長,孩子犯錯以後的自我悔悟心情,也會慢慢的淡化,家長也會容易遺忘孩子所犯的錯誤。
第四、批評之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態度,本著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犯錯誤以後,往往就變得那麼怒不可遏,那種正義的表情還沒說話,就已經讓孩子望而生畏。這樣也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但可能會給孩子灌輸另一種不好的思想或影響。
還有的時候對於孩子的錯誤不夠重視,在和孩子談話批評的時候,態度不夠嚴肅,反而讓孩子不夠重視,也會降低家長在孩子面前的威嚴。

為什麼孩子對你的批評置之不理?原因在這


如果孩子所犯錯誤比較嚴重,父母可以先溝通冷靜一下,等情緒平緩以後再想好應對,對孩子進行批評談話。

好的態度是以尊重孩子的自尊為前提。千萬不能以損壞孩子的自尊心為代價,對孩子進行批評。
第五、一定要明確批評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都會講一大堆大道理。道理誰都會講,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這些道理的體會是不夠深刻的,知道意思,但沒有辦法去踐行。因此這樣的批評就顯得空洞而乏味。
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批評的目的在於讓孩子去改正!因此,在指出孩子的錯誤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正確的處理解決方法,而這個方法要符合孩子的實際,具有真正的操作性,然後家長可以監督指導孩子以正確的方法去彌補錯誤。
第六、犯錯要付出代價,所以讓孩子學會在犯錯以後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有些錯誤造成的後果是可以彌補的,有些錯誤所造成的後果卻是無法彌補的。犯錯總是要付出代價,當孩子犯錯以後,只有承擔後果,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夠吸取深刻的教訓,才能對犯錯過程感同身受,才不會在同一個坎摔倒兩次。

為什麼孩子對你的批評置之不理?原因在這


結語:


無論任何時候,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更好的進步,因此我們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以及場合,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在接受批評的同時,又不失去前進的動力,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批評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