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食管癌在我國是常見的和高發的癌腫。食管癌的治療效果與病期有直接關係,病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因此能夠早期發現食管癌是提高療效的關鍵,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早期的食管癌沒有明顯症狀,很難發現。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食管癌

早期的癌細胞僅在黏膜或者黏膜下層,沒有形成明顯的突向食管腔內的腫塊,也沒有浸潤食管壁導致食管狹窄,不會形成梗阻的症狀;早期癌變,食物通過順利,一般不會導致腫瘤出血。因此不會有明顯的症狀。

如果說食管癌的前兆的話,就是要有這方面的防癌和健康常識。食管癌的發生除了遺傳因素外,多數會有長期慢性的不良刺激,往往會伴隨一些不典型的症狀,或者說是食管的背景疾病的症狀,比如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潰瘍、barrett食管症狀。因此食管癌患者既往或現在常有燒心,胸骨後疼痛,反酸等表現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人體消化系統模式圖

如果既往有類似食管良性疾病史,並且反覆出現類似症狀,建議定期複查胃鏡,是發現早期食管癌的唯一途徑。一般的上消化道造影或者胸部CT很難發現早期食管癌。

但是隨著腫瘤的生長,會逐漸產生一些相對明顯或特異的症狀。比如進食哽噎感,尤其是進食饅頭或米飯等,會有明顯的呃逆現象,經常嘔吐粘液(嚥下的唾液和食管分泌物,下行受阻),黑便(少量的出血會導致),嘔血(出血良多是會嘔吐鮮血)。

瞭解一些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對於一般人來說更具有實際價值,對於癌症來說,預防為王。

飲食內容: 長期食用燻烤、醃製食品及各種肉製品,與其含有亞硝酸鹽、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者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飲食中經常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容易導致維生素A、B2、C等缺乏,也是有一定關係。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

真菌感染:真菌或細菌感染。在某些食管癌高發地區的糧食中,食管癌患者的上消化道內或標本上能夠分離出多種真菌,其中某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部分真菌可以促使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促進癌腫的形成。

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長期飲烈性酒、嗜好吸菸、食物過硬並且咀嚼不充分、進食過快、經常燙食,容易引起慢性消化道黏膜損傷、炎症、潰瘍,或者空腔衛生狀況差。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口腔牙齦卟細菌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Barrett食管:內鏡下可見食管鱗狀上皮與胃柱狀上皮的交界線相對於胃食管結合部上移≧1CM,病理證實食管下段正常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替代,可伴有或不伴有腸上皮化生。研究提示Barrett食管的癌變率大概61%。是食管腺癌及食管胃結合部癌重要的癌前疾病。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Barrett食管基本在食管胃交界處食管黏膜的改變

瞭解了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後,預防就有了一定方向性和可操作性。食管癌的預防要注意幾點: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戒除菸酒,戒不掉就最大程度減少,儘量減少烈性酒的攝入;不食用變質食物,不要心疼變質食物,丟掉不是浪費,而是節省;吃飯不要“狼吞虎嚥”,避免長期食用燙食。

保持口腔衛生:經常刷牙,飯後漱口,酌情考慮洗牙。

癌症以預防為主,瞭解這些高危因素,遠離食管癌的侵害

保持空腔衛生

如有胃腸道癌家族史:建議定期複查胃鏡,瞭解食管黏膜情況,如果有炎症和潰瘍,要及時就醫,改善飲食,必要時服藥,並且治療一段時間後,要複查。

如有食管息肉,建議內鏡下切除,並且送化驗明確性質,定期複查胃鏡,警惕再次復發。

胃鏡診斷Barrett食管:及時治療,這是食管癌或者食管胃交界癌的高危因素,治療的同時,要定期複查胃鏡,每次要取活檢,警惕癌變。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韋碧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