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銀保監會劃重點:化解集團客戶風險 落實“房住不炒”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道

日前,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也是銀保監會2020年的“第一次發佈”。

該份文件不僅劃定了2020年銀行保險機構的監管方向和內容,還對未來5年的行業規劃和發展佈局做出了總體性的闡述。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在經歷過一輪高速增長後,中國銀行業資產總規模已經接近280萬億元,相比2007年的53萬億元增長了4倍多。如今,國內經濟形勢有所變化,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規模上的擴張已經有所放緩,風險防範成為了發展的前提,監管層對於銀行業發展重心的要求則更側重於質量。

“在銀行業金融機構達到一定規模後,高質量發展成為監管重心,也符合當前的行業發展形勢。”一家國有大行人士認為,銀行擴張步伐可以慢一點,要把精力集中在風險防範和補短板上。“如果風險底線沒有守住,所有的發展也只是捨本逐末。”該人士說。

迴歸本源“主線”

早在2017年之前,銀行業的規模擴張比較依賴於投資、同業等業務的驅動,在直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存在一些短板。目前,《指導意見》明確表示,迴歸本源將是銀行業發展的基本原則,而服務實體經濟將是金融業發展的落腳點和出發點。

對於銀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5年,實現金融結構更加優化,形成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保險機構體系。公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產品開發能力明顯增強,形成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體系。

在補短板方面,銀保監會則劃定了六個領域,這也將是未來5年銀行保險金融機構的支持重點,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產業”“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三農”“綠色金融”“社會民生領域產業”和“金融創新科技”。

“銀行功能定位和發展模式均在發生巨大變化。”上述國有大行人士稱,以前國有大行比較偏重於國企貸款和地方政府融資,中小銀行則在投資業務上十分激進。而今,國有大行需要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並加強對國家重大戰略和薄弱環節的支持;股份行則要特色經營,堅持差異化市場定位;中小銀行要側重對區域經濟、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的服務。

“從監管思路上看,要求銀行摒棄此前‘賺快錢’的發展思路,不能一味將大量資源投向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和業務,而是要兼顧利潤和社會責任兩個方面,長遠看待銀行的發展。”該人士稱。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由於經濟整體下行壓力較大,實體經濟的平均利潤率不高,風險卻不低,對資金難以形成較強的吸引力。但是,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是“水乳交融”的,長遠佈局需要監管在其中進行引導和調節。

四大重點風險防控

在銀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風險防控和風險化解是需要直面的核心問題。2019年個別中小銀行風險爆發,引發了行業高度關注,影響極為深遠。

《指導意見》中,在精準有效防範化解銀行保險體系各類風險方面,銀保監會將推進問題金融機構處置作為了第一項工作內容。

“自2018年起,銀保監會對中小銀行的風險進行過多輪摸底,涉及股權、信貸業務等方面。一年多來,監管不斷出臺相關政策,規範銀行的運作,化解其中風險,但這將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稱,銀保監會要求風險的化解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產生處置風險的風險。同時,要求機構未來的發展不能不顧風險,要注重發展的質量。

在銀行業發展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上,銀保監會對四大風險進行了“點名”。銀保監會明確表示,銀行保險機構要落實“房住不炒”的定位,嚴格執行房地產金融監管要求,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抑制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繼續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依法明確存量債務償債責任,規範支持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配套融資,嚴禁違法違規提供新增融資;加大對脫離主業盲目擴張、高負債經營企業風險的排查監測;穩妥化解集團客戶信用風險,有序退出“殭屍企業”,推動企業部門結構性去槓桿。

記者瞭解到,2019年下半年以來,銀保監會對銀行的房地產信貸業務開展了一輪專項檢查,同時加大了對行業融資的限制,甚至部分銀行直接暫停了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等業務。

“2019年銀行新增貸款的三成均流向了房地產行業。央行和銀保監會多次發聲稱,房地產融資整體信貸中的資源佔用較大,導致了高端製造業、小微企業等領域缺少強有力的支持。”上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稱,監管在對房地產融資進行限制的同時,也希望通過騰挪更多的信貸資源,讓資金能夠投向發展的薄弱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化解集團客戶信用風險被作為風險防範重點領域之一。此前,以集團為特徵和紐帶的各種關聯性客戶是銀行重點營銷的客群。在帶來大量結算、存款等收益的同時,成員多、跨行業、跨區域的集團授信在管理上存在諸多難點。

“集團客戶一般混業經營的現象比較普遍,成員企業之間的關聯關係複雜而隱蔽,銀行信貸的關聯風險可能快速擴散。同時,以前商業銀行存在‘壘大戶’現象,過度放大集團客戶授信規模,而如今擴張的風險也會逐漸顯露出來。”前述國有大行人士稱,多頭授信、關聯交易是集團客戶貸款時存在的風險隱患,而涉獵金融、地產等行業的集團企業資金鍊更易斷裂,商業銀行需要對此類客戶的風險更加審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