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2019年,我读过的几本书


我依然艰难的北漂生活同2019年一起已经成为过去——想起来,只有读书是美好的回忆,下面是几种我去年读过的,还有几本没有读完的书。


2019年,我读过的几本书

《小友记》

这两年,我迷恋作家的自传性作品。这是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朗士的一部也许并不重要的回忆录,由《皮埃尔篇》和《苏珊娜篇》组成,作者借皮埃尔·诺齐埃之名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但讲述并不完整,其实是对一些印象深刻的早年片段的捕捉,一些地方写的很有意思,如对自己睿智的父亲的回忆。


2019年,我读过的几本书

《痛苦的中国人》

一本需要时间和安静环境阅读的小说。吸引我的是书名和作者的光环,还没有读完,一本需要跨年才能读完的书。这部小说是一部极具汉德克个人色彩的作品,有其特殊的政治思考和立场。小说虽以“中国人”为题,但那只是汉德克脑海里构建的意象,是主人公竭力克服内心痛苦的隐喻,和中国没有关系。尽管作者曾经来过中国。


2019年,我读过的几本书

《世代相传》

因为喜欢《英国病人》,这本翁达杰风格极为特殊的传记式小说,也因此有兴趣阅读。作家以1970年代末的返乡之旅为线索,试图抵达自己并不了解的童年,还原父母婚姻失败和家族没落的轨迹——结构有些意思,但没有像《英国病人》那样给我惊喜。


2019年,我读过的几本书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不是获2018年诺奖,我还不知道有一个叫做托卡尔丘克的波兰女作家——《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展现出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写的辉煌壮丽,确实不错。目前还没有读完,这段愉快的阅读体验,或者还要到2020年春天才能宣告结束。


2019年,我读过的几本书


《太阳照常升起》

海明威的小说在国内已成常销书,《太阳照常升起》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凭此书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小说是我第2次读,依然觉得他写他那个时代生活和青春经历栩栩如生,“迷惘的一代”人身上,那种妒疾、失意、孤独、空虚等感觉,现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上演,历久弥新,这就是名著的力量。(蔡 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