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记者:很多人对你的作画手法充满了好奇,你有绝招吗?

冷军:是啊!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有很好的审美修养,良好的视像感觉,扎实的基本功,另外加上不拘束的手法,有了审美就有感觉,有了感觉你就有方向性了,就知道技法朝哪方面用力,不择手段的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觉就会凭添许多奇迹……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记者:武汉美术馆开馆之际的“互动”油画展很集中的展出了湖北的写实绘画作品,并且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请您谈一下湖北为什么会成为写实性绘画的重镇。

冷军:这可能跟我省的历史有关,就我所知道的,我省前辈艺术家当中,唐一禾、杨之光、刘依闻以及后来的唐小禾、卢柏森、徐芒耀等都在各个时段为湖北的写实油画作出了杰出贡献。后来又有李全武、郭润文、石冲和我这个分别在上个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活跃在中国画坛,特别是九十年代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记者:这几年冷老师去的国家也很多并且和国外的美术馆、艺术家也有联系,您作为湖北乃至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写实画家,想请您站在世界的角度上谈一下中国的油画都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又是一个什么地位呢?

冷军:首先,我先谈谈东、西方在艺术理念和审美上的差异。我们知道中国现代的艺术可追溯到秦汉,也就是公元前后,那时绘画材料相当的原始落后加上诸子百家在文化上的作用,艺术理念和审美取向自然比较“形而上”,显得境界高远质朴,而西方艺术主要起于文艺复兴,科学相对发达,艺术材料要先进和丰富许多,特别是颜料等画材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最简单的艺术取向,那就是模拟和再现对象,因此其古典主义成为其最高艺术理想。

不难看出,中国人先天骨髓里就具备了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那种高远的审美修养和深厚的艺术情趣。你说具备这样素质的中国人群面对一个“再现”性文化能有多大的难度呢?中国人又最擅长学习和模仿。具有几千年艺术史的中国人面对几百年的油画历史能没有所作为吗?只是中国人容易妄自菲薄,搞窝里斗……。你看中国那些大型历史绘画不好吗?陈逸飞的《占领总统府》、张文新的《巍巍太行》、何孔德、杨克山等的大型历史性创作,还有很多的作品技法上都绝对具有世界级水平,放在世界哪个博物馆都不差,为什么没人敢出来说句公道话呢?说一句“好”呢?说穿了是国人的一种阴暗心理作祟,当代艺术我不敢说,具象绘画就我知道的现在绝对是世界第一,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如此,你不信就走出去瞧瞧!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记者:西方现在的写实绘画已经不占主体了,但是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像您这样的画家一直在坚持做这一块,是为什么呢?

冷军:西方也没放弃写实绘画,只是它边缘化了而已,进入一种研究状态,就像我们保留京剧一样……西方艺术十分多元,主体艺术当然是其当代性的艺术,绘画部分的确十分萎缩,其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城市街道到处都充斥着过去的传统艺术,博物馆也是一样,古典无处不在。他们已没必要坚持这类东西了,即使这样,传统艺术变换着样式仍然在维系着适度的发展,十分可怜而已!中国不一样,油画引进百余年以具象写实为主体,大量的艺术家都经历过艰苦的学习与磨砺,掌握了高深的技巧与审美。这么大一个群体和受众面,随便放弃可能吗?也很可惜呀!再说这不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吗?历史选择了这样一个状况能说变就变吗?变了又有多少好处呢?都去做当代艺术,那当代艺术家还有饭吃吗?另外,中国的文化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注重学习和传承,创造是西方的概念,特别是当代社会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耗散,社会性观念也要做相对的调整。为创造而创造就意味着浪费,而艺术恰好就是为创造而创造。其实我们简单的比对一下东西方文化特质就不难看出未来文化的走向。比如一部美国大片,一般都要耗资数亿,但很少有人去重复看第二遍,为什么呢?新鲜感!第二遍不新鲜了,感官刺激也就不会太强烈,是不是觉得有点浪费呢?传统电影和戏剧就不是这样,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戏剧,是完全可以反复观看的,是不是很节约呢?投入少,收益大!而且必须反复看,是越看越耐看,越看越看得懂,越能看进去!还有,现当代绘画动辄巨制,画面巨大,不大又怎么能拽得住你的眼球呢?但你能看上一分钟吗?绝对少有!所以当代艺术展酒会嘉宾里鲜有看画的,多半是来会见新老朋友的。基本上是一个标准的社交场所,一个时尚生活内容而已!

传统绘画则恰恰相反,它是可以让观众反复观看和体会的。所谓艺术欣赏多半是针对传统艺术的。例如:中国的书法、篆刻等。真是方寸之地见乾坤,是不是很经济呀?一点都不浪费,当然我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角度,一个小的方面谈东西方文化的未来前景。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成果和现实写照,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文化特征!没有它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将是一个空白。但是前人也为我们今天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不去正确对待,一味的不顾一切的制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在资源十分有限的今天是不是一种釜底抽薪的行为呢?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记者:传统上的写实性绘画您是代表,而当代艺术中您也不可忽视,请您谈一下传统和当代两者之间的关系。

冷军:简单理解,当代性就是现代人制造的成果,其属性就具有当代性,它是前无古人的。我可能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是有一点这样的属性。我所说的很浅的层面主要是指视觉技术层面,我想这一点是前无古人了。另外,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讲过去的都是传统的现在的就是当代的。沿袭过去的就是传统,新建和原创的就是当代。我们讨论这关键是要在相对高的或有价值的层面谈传统和当代才有意义,那就是原创和非原创的问题,具有当下社会意义与否的问题。传统与当代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尽管早先现代艺术是针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和否定,但是今天是什么时代啊?能那么狭隘吗?历史发展至今,该经历的都已经历过了……继承、创造、支持、反对、肯定、否定等…… 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不是那么简单的判断。社会文化多元化是很深层次的东西。简单和粗暴的反应都是十分不和谐和有害的。

当代艺术中就没有审美吗?就没有高质量了吗?没有健全的心智和高尚的情操了吗?传统艺术就没有原创的可能了吗?没有思索与批判了吗?没有对社会深层次的切入了吗?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也少不了有你的关系,是一个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换个角度看当代艺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但传统,哪怕是纯粹传统的东西能够在当下很好的生存不也体现出新当代与旧当代的不同吗?在当代的浪潮中,传统的出现是否本身就更具当代的意义了呢?

另外,在文化逐渐丧失前沿性、先锋性的当下,真真实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将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文明成果解决当下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当下人类的一些疯狂举动,当代的那些办法能解决问题吗?中国传统国学被现代人不断地提及并运用甚至弄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是不是也很当代呢?其实还有不少伪当代、伪传统,沽名钓誉的行为也比比皆是。今天就是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中游刃有余,各得其所!纯粹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只发生在古代!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更多冷军作品欣赏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访谈热点」冷军:绘画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