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今年7月份NASA宣佈,他們在木星的軌道上新發現了12顆衛星,其中有一顆有些的”古怪“,這一發現,使的木星的衛星達到了79顆。

新發現的木星衛星中,有9顆新發現的衛星與木星運行的方向相反,也就是逆行,這9顆衛星位於木星軌道的外側,又至少分為3個不同的運行軌道,被認為是較大衛星與小行星,彗星或其他衛星碰撞分解後的產物,它們的公轉週期大約是兩年。另外2顆衛星位於木星軌道內測,與木星軌道一致。

最後那個“古怪"的衛星的直徑僅有1公里,這是木星已知最小的衛星。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哥—木星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的赤道直徑為142984千米,密度為1.326 g/cm³,在氣體行星中排行第二,但遠低於太陽系中四個類地行星。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木星在太陽中的位置

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巨行星)。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佔所有太陽系行星的70%巖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隨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人類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木星表面

木星由於自轉快速而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顯可見的凸起)。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最早在17世紀時人們便以望遠鏡首度發現它的存在。環繞著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環系統和強大的磁層。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木星磁場

木星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天然衛星最多的行星,已發現79顆衛星。木星運動正逐漸地變緩。同樣相同的引潮力也改變了衛星的軌道,使它們慢慢地逐漸遠離木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由引潮力影響而使公轉共動關係固定為1:2:4,並共同變化。木衛四也是這其中一個部分,在未來的數億年裡,木衛四也將被鎖定,以木衛三的兩倍公轉週期,以木衛一的八倍來運行。木星的衛星由宙斯一生中所接觸過的人來命名(大多是他的情人)。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木衛一

木衛可分為三群:最靠近木星的一群--木衛十六、木衛十四、木衛五、木衛十五和四顆伽利略衛星等8顆軌道偏心率都小於0.01,順行,屬於規則衛星;其餘均屬不規則衛星。離木星稍遠的一群衛星--木衛十三、木衛六、木衛十及木衛七,偏心離為0.11~0.21,順行。離木星最遠的一群--木衛十二、木衛十一、木衛八及木衛九,偏心率0.17~0.38、逆行。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於1610年由伽利略發現,稱為伽利略衛星。1892年巴納德用望遠鏡發現了木衛五其他衛星都是1904年以後用照相方法陸續發現的。"旅行者號"飛船於1979年發現了木衛十四,1980年又先後發現木衛十五和木衛十六。除四個伽利略衛星外,其餘的衛星半徑多是幾公里到20公里的大石頭。木衛三較大其半徑為2631公里。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佈滿冰層的木衛二,冰下海洋比地球最深處還深96公里

木星的四個伽利略衛星和木衛五的軌道幾乎在木星的赤道面上。

太陽系中的“小太陽系”——木星系統

木衛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