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寶丰 打通“脫貧路”開出“致富車”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丁需學通訊員石少華)6月11日,位於寶豐縣西部山區的觀音堂林站金莊村,往田間運送農資或到田間耕作的群眾來往穿梭,一派忙碌夏播夏管景象。“現在的路又寬又平,走起來真舒服,幹啥都方便!”該村73歲的貧困戶李合水指著腳下新修的柏油路高興地說。

“以前的路是石板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往田裡運肥料要麼人背,要麼用牲口馱,真是費勁啊!”金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巧雲說。該村有6個自然村893人,其中貧困戶21戶;耕地面積650畝,林地面積700餘畝,土地貧瘠,農作物種植基本是“靠天收”。該村2017年人均收入3600元。由於道路不暢,村民們生產的農產品和養殖的牲畜運不出去,嚴重製約著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長期以來,道路問題成了制約山區經濟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的‘攔路虎’‘絆腳石’。”寶豐縣交通局局長嶽葆菲說。近年來,該縣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深化脫貧攻堅、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突破口,舉全縣之力開展交通大會戰。

2017年8月,寶豐縣擂響了全縣通村公路升級改造建設的戰鼓。該項目共1200公里,一期工程涉及12個鄉鎮(林站)的296條道路,總里程562公里,計劃總投資5.77億元。目前,已完成路基480公里,完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改造51公里,今年6月底將全部完工。為確保工程質量,該縣行業扶貧作戰室專門抽調紀檢監察系統精兵強將成立督導組,對全縣“扶貧公路”項目開展專項督查,打造群眾滿意的“脫貧路”。“在一期工程順利實施的同時,第二期工程總里程600公里總投資6億元,招投標工作已完成,近期即將開工建設。這些農村公路就像一條條‘輸血’‘造血’的毛細血管,連接起每個村莊,承載著群眾的脫貧致富小康夢。”嶽葆菲說。

在該縣通村公路升級改造建設中,金莊村通往各自然村間的4.3公里主幹道由之前的3.5米擴寬為5米,路面全部鋪設了瀝青,交通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俺養豬十幾年了,以前因為路不好走,收豬的都不來俺村,不僅壓低豬價,還得給他們運出去;現在路修好了,收入也增加了,俺再也不為賣豬難犯愁了!”該村村民呂運國說。

在金莊村西南的山坡上,一座現代化的廠房格外醒目。中瑞服帽有限公司車間內,來自附近各村的20多名貧困女工在熟練地操作設備,一頂頂時尚的花帽在生產線上魚貫而出。“路通了,招工難、運輸難等問題迎刃而解,我更有信心帶領大家脫貧致富了。”回鄉創業的該公司負責人張耀團自信地說,“去年,縣裡投資150餘萬元為企業打通了連接鄉道的530米道路,使企業發展步入正軌,最近公司就接到來自江蘇、河北、湖北的多個訂單,可以說是產銷兩旺,每月可使每名貧困群眾增加工資收入1500至2000元。”

公路通,百業興。觀音堂林站黨委書記牛向陽介紹說,道路提檔升級的完成,為山區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目前,已有鑫泰光伏、源鈦暖通、道一農業等12個產業扶貧項目落地開花,成為山區經濟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6月2日,投資7800萬元的寶豐縣天之潤田園綜合體項目觀音堂農產品收購倉儲包裝扶貧基地正式開工,僅此一項就可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帶動相關就業人員1000餘人。

“目前,寶豐縣以‘四橫九縱’的公路網為骨架,以1400公里通村公路為經絡的交通大網已經織成。這一條條縱橫交錯、暢通無阻的動脈血管源源不斷地為全縣群眾致富奔小康注入著強勁動力,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支撐。”寶豐縣縣長許紅兵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