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集體引力而不是第九大行星,可以解釋“分離物體”的軌道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而不是神秘的第九顆行星——類似於汽車的碰撞,可能解釋了被稱為“分離物體”的奇怪天體動力學。銅博爾德助理教授安瑪麗馬迪根和一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存在的行星奇怪像“賽德娜”(Sedna)。這顆小行星圍繞著地球的太陽公轉了80億英里,但看起來與太陽系其他部分是分開的。有一種理論認為,海王星之外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擾亂了塞德娜和其他分天物體的軌道。但是Madigan和她的同事計算出Sedna及其同類的軌道可能是由於這些天體相互碰撞和太陽系外的太空碎片造成。

集體引力而不是第九大行星,可以解釋“分離物體”的軌道

圖片:CC0 Public Domain

天體物理和行星科學系(APS)的Madigan和JILA說:外面有這麼多天體,他們的集體引力起什麼作用?只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就能解決很多問題。研究人員將於6月4日在美國天文學會第232次會議上公佈他們的研究結果,該會議將於6月3日至7日在丹佛舉行。像Sedna這樣的獨立天體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們完成了巨大的圓形軌道,使它們與木星或海王星這樣的大行星毫不相干。他們是如何獨自到達外太陽系的?一直是個謎。通過計算機模擬,Madigan的團隊想出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雅各布·弗萊西格(Jacob Fleisig)是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CU Boulder)天體物理學專業的一名本科生,他計算出這些冰凍物體圍繞太陽的軌道就像時鐘的指針一樣。然而,小行星等較小物體的軌道比Sedna等較大物體的軌道移動得更快。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Fleisig說:在太陽的一邊看到的是一個小天體軌道,這些軌道會撞向更大的天體,而這些相互作用會把它的軌道從橢圓形變成更圓的形狀。

換句話說,由於這些小規模的相互作用,Sedna的軌道從正常到完全分離。該團隊的觀測結果也與2012年的研究一致,該研究發現,分離的物體越大,其軌道離太陽越遠。這些發現也可能為另一種現象提供線索:恐龍的滅絕。當外層太陽系的空間碎片相互作用時,這些物體的軌道會在一個循環中變緊變寬。這一週期可能最終將彗星射向太陽系內部——包括地球方向——在可預測的時間尺度上。雖然我們不能說這種模式致使恐龍滅絕,但這很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