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喜欢看这部经的人,肯定是有大福报和大智慧的人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喜欢看这部经的人,肯定是有大福报和大智慧的人

这部佛经可以说是学佛人人都会念诵、不分教派,只要有佛法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心经》。

《心经》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僧人都要必学、必诵的一部经典。甚至在泰国、斯里兰卡这些以修学小乘为主的南传佛教僧众,也都念诵《心经》。

超度亡灵、开光、放生······但凡是佛事活动,念诵《心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念诵了《心经》,整个佛事活动就会十分圆满。

历代后人对《心经》的重视,是从佛陀那里传承而来的。佛陀即将圆寂时,把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的一个偈颂丢失了,我就要怪罪于你!”这个偈颂便是《心经》。

喜欢看这部经的人,肯定是有大福报和大智慧的人

佛陀为何如此重视《心经》?因为它是佛法的精华。

《心经》有多个版本传世,最为知名、常诵的是玄奘法师所译的版本,全文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多字。

在佛陀传法中,初转法轮为众生宣讲的是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法门。二转法轮宣讲的是般若性空法门。最后一次转法轮演说的是光明如来藏本体。

其中,般若性空法门是最深奥的、最重要的,是众生可以走向了脱生死道路必须要学习的。般若性空理论汇集成600卷《大般若经》,而《心经》就是它们的浓缩。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能听闻到《心经》这样的“大法”,绝对是百千万劫积累的福报。遇到了、读诵了、受持了,则会与大乘佛法结下深深的善缘,与般若性空结下深厚的“友谊”。

《心经》是深奥的佛法,能把它念诵出来,并且喜欢念它,没有智慧是做不到的,因为佛经里讲过,能听闻般若性空思想,并且不生“恐怖”的人,必然是有很大福报和智慧的人。

喜欢看这部经的人,肯定是有大福报和大智慧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师兄们都读过《心经》,和空性思想有缘,但想让自己读《心经》取得一定的修行成果,在平时念诵《心经》之余,还是要打好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这些基础的佛教知识根基,“根”深才能“蒂”固。

佛法不离世间,深奥的《心经》亦如此。正如索达吉堪布所说,现在的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感情、财物等等非常执著,之所以全世界每年自杀的人数不断上升,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如果这些人对《心经》的内容稍稍有点感悟:《心经》里面讲得多么妙啊!这些东西都是一种幻觉,是不值得为其伤神,更不必为其付出宝贵生命的。

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的实有执著,这都是我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的结果。如果能有这样的觉悟,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也就不会选择自杀了。

换言之,如果能认真地听闻、思维《心经》内容,对调伏自己的烦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