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人類第一張照片

01

人類史上第一張照片


人類已知的最早的照片,是一張窗外風景。這張照片乍一看很模糊,沒有任何觀賞性。但是,只要知道了它背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許,你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人類第一張照片

已知最早的攝影,拍攝於1826或1827年,拍攝者是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

當我們仔細觀察這張照片的時候,幾乎馬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那就是,它的光線非常詭異。按照它呈現出的光線,太陽應該在我們的正前方,可是,在我們的經驗中,太陽從未出現在那裡。它要麼在地平線上,要麼在我們頭頂,就是不會在我們眼前。在照片中的左邊和右邊的建築上,我們看到了兩個方向的陰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熟悉攝影的朋友應該會馬上發現,這是超長曝光的結果。但是超長曝光一般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實際上,這張照片的確是超長曝光,只不過,它比超長曝光所需要的時間更長,它曝光了8-9個小時,也就是幾乎一整個白天的時間。所以它收錄了早上的陽光,也同時展現了傍晚的陽光,出現了在真實世界中不可能有的太陽光線。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這位拍出了第一張照片的人,在這一天的早上像往常一樣,調整了一下攝影裝置,把它打開,然後出去吃飯、散步,可能還去了沙龍里和人高談闊論。在這之前,他已經失敗了很多次,早已習慣了失敗的感覺,但興趣讓他一直堅持研究攝像技術。傍晚,他回到家,先掛上衣服,可能還倒了杯水,然後才例行公事地看向自己的攝像設備。這一看令他大吃一驚,他看到曝光了一天的小型暗箱下,一直以來想要的效果終於出現了,這一天,攝影誕生了。而這個人,是法國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

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張照片的誕生在意料之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在此之前,尼埃普斯已經鑽研了數年。

尼埃普斯出生在18世紀60年代,早年他是拿破崙麾下的一個參謀官,後來因身體問題辭官回家。19世紀初,他開始對印刷術感興趣,這種興趣很快就轉到了攝影上。當時,攝影術的概念已經提出,但是所謂的攝影,還和版畫差不多。攝影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光線留在某個物體上,這個物體可以是布,也可以是紙、木板,當然也可以是特製的刻板。人們在此之前已經掌握了暗箱、透鏡等技術,能夠將景象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投射到一個平面上,接下來只需要將這個圖像留住。

想要留住圖像,就需要找到對光線敏感的材料,才能最大程度上把光影效果再現出來。當時的人們發現了硝酸銀這一媒介,它的感光度極好。尼埃普斯當時就已知道這些材料,不過他創造性地採用了瀝青(一種特殊的焦油水),把它塗在鉛錫合金的版上,利用暗箱原理,拍出了這第一張照片。在此之後,尼埃普斯不斷地和自己的朋友達蓋爾(Daguerre)交流,後者是畫家出身,也酷愛攝影。


人類第一張照片

尼埃普斯與達蓋爾

戲劇性的是,尼埃普斯很快就去世了。由於尼埃普斯和達蓋爾的關係,他的設備都留給了達蓋爾。在繼續改良一段時間後,達蓋爾在1839年宣佈,自己已經發明出了攝影術,並鼓動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買下自己的專利,他為自己的專利命名「達蓋爾攝影術」(daguerreotypy)。這一命名可氣壞了尼埃普斯的兒子,他十分痛恨達蓋爾,但也無計可施。最終,歷史記住了達蓋爾,而尼埃普斯卻鮮為人知。

在達蓋爾攝影術出現後,攝影還只是停留在拍靜物的水平上。不過,幾年之後,無數人就投身到了這個新興領域中來了,這些人大部分是畫家,他們看到了自己原來的工作將會被取代。於是,攝影迎來了第一次迅速發展。僅僅不到五年時間,人們就將攝影時間從幾個小時縮減到了十幾分鍾,從此,人物也可以被攝像機捕捉了。


02

畫家與攝影術的曖昧


也許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一些畫家卻能使攝影的技術迅速發展呢?畫家不應該懂複雜的機械呀?

其實,攝影術原理的最早應用者就是畫家。在古希臘和古中國,小孔成像技術就已經被發現。在一個黑屋子裡,只要開一個小孔,就可以把外面的景象投射到屋內,但是必須有很好的光學儀器,才能讓投射變得清晰。因此,漫長的古代,一直沒有人用小孔成像這個技術。

清晰的光學儀器的出現,有賴於玻璃工藝的發展。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羅馬的玻璃工匠流亡到了威尼斯,被威尼斯共和國所保護,玻璃加工技術才真正來到歐洲。但是,古登堡印刷術出現,人們第一次看到了被大量複製的讀物,識字率急劇上升。這個時候,人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視力問題,對眼鏡有了需求。只不過,當時歐洲的眼鏡都是水晶製成的,成本極高,價格就很貴。威尼斯的商人於是開始用玻璃製作眼鏡,迅速贏得了市場。

眼鏡的原理就是凸透鏡和凹透鏡,有了這些透鏡,畫家們想起了小孔成像技術。只要在一個小孔上放上清晰的透鏡,就可以將看到的一切原封不動地呈現在室內,畫家們有了全新的視野。這個由透鏡製成的新眼睛,幫助畫家們看到了完全真實、準確的世界。通過暗箱所顯現的圖像,畫家們認識到了單點透視,也就是由一個固定點聚焦產生的空間透視。


人類第一張照片

暗箱作畫原理,約18世紀

透視學的產生,讓西歐繪畫迅速崛起,而在此之前,不管是西歐、阿拉伯、波斯,還是印度、中國、日本,沒有任何一個文明能夠掌握科學的透視法。人的眼睛所看到的是兩點聚焦的結果,而且人眼的廣角很大,視點不斷變化,這些都使得古代繪畫採用散點透視而不是單點透視。

只要對美術史稍加審視,就不難發現,1450年以前的西歐繪畫,只是想要將物體立體地再現,但始終無法做到真實。而在1450年之後,隨著畫家對透鏡的掌握,100多年間,西歐繪畫就從馬薩喬(Masaccio)走向了卡拉瓦喬(Caravaggio)。這種變化的速度遠超過去幾千年的變化。


人類第一張照片

納稅錢,局部,溼壁畫,馬薩喬,247 cm × 597 cm,1420年代

馬薩喬是第一個將滅點引入繪畫中的人,是透視學的開創者之一。


人類第一張照片

猶大之吻,油畫,卡拉瓦喬,133.5cm×169.5cm,1602年

在卡拉瓦喬的繪畫中,已經出現了逼真的自然主義風格,其影響直至當代的電影

隨著西歐光學知識和透鏡的傳播,中國、日本、波斯等文明也受到了影響。自利瑪竇(Matteo Ricci)1583年來到中國之後,中國逐漸出現了波臣派畫家,他們開始重視寫實主義的描摹。而在荷蘭人到達日本之後,日本也興起了「蘭學」,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對西方繪畫的學習,日本從學習中國,變為了學習中國和西方並存,兩種學者被分別稱作「和魂漢才」和「和魂洋才」。可見,西歐技術對世界影響之大。

不過,雖然西歐畫家掌握了暗箱的原理,可是暗箱技術卻始終沒有被普及開來,甚至很多畫家都還不知道。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曾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將歐洲畫家們對暗箱、透鏡的使用稱之為「隱秘的知識」(Secret Knowledge)。原因很簡單,畫家和畫家之間都是競爭對手,用透鏡和暗箱輔助作畫,可以提升自己的作畫速度,因而可以接受更多的訂件。所以,即使畫家們都知道如何使用透鏡和暗箱,也往往秘而不宣。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化學和機械水平還不發達,即使畫家們將暗箱技術公之於眾,也難以立刻產生攝影術。

攝影術的產生,實在經歷了一個非常巧妙的過程。它的各個要素就像屋子裡散落各處的磁鐵,當屋子開始轉動,它們在一個點上吸在了一起。所以,在攝影術背後,重要的還是要讓人類智慧的屋子轉動起來。如果在農業社會,古登堡印刷術很難出現,書籍只有少數人閱讀,知識不需要普及。即使能有古登堡印刷術,也不一定就能使玻璃被製作成眼鏡。即使眼鏡也出現了,畫家們也能利用透鏡來小孔成像,那麼,也不一定最終就會產生攝影術。攝影術的產生,是各個領域和學科交織而成的,是需求的結果。而這種需求是工業時代所獨有的,是自由市場的產物。

所以,到了19世紀,當拉瓦錫(Lavoisier)開創了近代化學,當複雜機器不斷出現,當畫家們已經畫出了逼真的作品,攝影術終於呼之欲出了。那些使用了攝影原理400年的畫家們,開始轉行成為了攝影師。一開始,攝影技術很落後,畫家們在拍攝完照片後還要利用自己的繪畫技巧來修繕照片。到了19世紀中期,攝影術已經完全成熟,職業攝影家也就出現了。

職業攝影家的出現,相當於給那些以寫實為主的畫家宣判了死刑。一時間,還在堅持繪畫的畫家們開始做出反應,他們希望為自己的手藝找到新的出路。從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開始,繪畫走向了主觀表達之路,色彩開始被強調,印象派(Impressionnisme)應運而生。

可是,攝影依然窮追不捨,彩色照片的出現使得印象派也被取代了。這樣,繪畫又走向了後印象派。塞尚(Paul Cézanne)、梵高(Vincent van Gogh)、高更(Paul Gauguin)等畫家開始尋找繪畫的新的意義。他們開始主觀調動看到的一切,將自己的感受直接表達在畫布上,不再忠實於眼球。攝影雖能替代眼鏡,卻不能替代心靈,繪畫從此進入現代。


03

「靈光消逝的時代」


回到攝影術本身,在早期攝影中,人物需要長期曝光,這在哲學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看來,是攝影的「靈光」時代。因為長期曝光下,人物會不自覺地運動,不可能完全保持靜止,於是,當照片拍攝出來之後,就像尼埃普斯的那張窗外風景,人物的光暈會很不統一,邊緣也會較為模糊。本雅明說,這就好像整個人都被攝入到了照片中,人們在照片中生活。

可是,隨著技術發展,攝影終究克服了長期曝光,而本雅明所謂的「靈光」也就「消逝了」。這雖然是一種遺憾,卻是人類祛魅化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攝影的靈光也許消逝了,可幾十年之後,人類迎來了電影的「靈光時代」。如今,電影也進入到了3D、4K的超高清時代,影像的真實幾乎已經超過了我們視網膜的真實,人類的視知覺完全改變了。在這個基礎上,是否人類還會有新的技術和藝術出現呢?對此,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由此看來,尼埃普斯所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既不是攝影的開始,也不是繪畫的終結,它的意義不過如此,但也不止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