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民國書法承清朝餘緒,篆隸、北碑大興,又有一股復古之風,在迴歸帖學的途中,有一部分人將目光投向了古雅的章草。

當時的北平有報刊稱其中一人為“現代章草第一人”,就是康有為的弟子、廣東順德羅復堪先生。

羅復堪開始學歐體,後學顏體,不知道是不是受康有為的影響,又學六朝碑刻和各家草書,終成名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嶺南書法史》論及羅復堪時說:“復堪章草古雅雍容,其源出史游《急就章》、索靖《出師頌》,故得其剛健之致,然用筆則時採連綿草法,筆力峭勁,即所謂熟極而流者。復堪跋宋仲溫書張氏用筆十法,盛稱其'精熟’,這也是復堪在書藝上的追求,在剛健峭拔中加入宋克的輕快流利,融會貫通,遂能自成一家。”

章草是隸書的草寫,魏晉時習章草者多,王羲之尚有章草《豹奴帖》刻帖傳世。隋唐時已少有人習,元朝趙孟頫、鄧文原、宋克等雖有心復興章草,然去古既遠,筆法不傳,古意已失、只剩流便。宋人黃伯思在《東觀餘論》內即曾慨嘆:“(章草)至唐絕罕為之,近世遂寂然無聞。蓋去古益遠,妙旨弗傳,幾至泯絕矣。”

羅復堪先生以北碑楷法寫章草,又多纏繞,雖未能盡復章草本來面目,卻能剛健峭勁,風骨稜稜。羅復堪自以為得力於《曹全碑》、《石門頌》等漢碑,能活其氣、逸其神,成其樸,致其古。但觀其臨漢碑,未能入漢碑堂奧,依然是楷法太多。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羅復堪先生晚年曾在國立北平藝專及北京大學文學院執教書法,新中國成立後受聘為中央文史館員。他教書法頗多真知灼見,如跋《醴泉銘》中說,學歐書用筆要圓正,筆力要有輕重,學其字要短長合矩,粗細折中,又要疏密得體,肥則質濁,瘦則形枯。對顏體有詩:“魯公筆力空今古,碑版先搜宋廣平。蒼勁雄深流弊絕,譬安基礎室垂成。”他認為學歐要從《皇甫府君碑》、學顏要從《宋廣平碑》開始,頗有參考價值。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讀盡千碑,成於章草

羅復堪先生曾作《論書示門人六十首》,其中一首雲:“讀盡千碑書始成,初從博涉後專精。此中貴有詩書氣,方信人非浪得名。”他的詩也是被老師康有為所讚賞的。

文化傳鮮香,書法看讀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