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距离阿里挖角网易游戏部门的传闻还没过去几天,这厢又传来阿里获得此前风靡朋友圈的《旅行青蛙》国内独家代理权。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这对于习惯了听闻腾讯拿下国外游戏代理权的网友们来说,着实有些意外。而此前就曾有消息称腾讯高层已与《旅行青蛙》开发团队接洽,很有可能将成为《旅行青蛙》的代理商,不仅如此,腾讯还有意要收购 HIT-Point 公司。

不过最后还是阿里拿下了代理权,看来,称饿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又要优雅的自己打脸,决心要与腾讯也在游戏领域争一争了。但是现在看来这款游戏在国内热度已经降温不少,不知道在阿里引进国内后会不会二度翻红。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据了解,开发《旅行青蛙》的Hit-Point是一家2007年成立的专注于开发移动游戏的日本研发公司,在《旅行青蛙》上线前,发行的游戏《猫咪收集》也是一款现象级产品,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此次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是首次与国内公司进行合作,更是旗下产品首次进入中国。

《旅行青蛙》是Hit-Point在2017年底上线的一款放置类游戏,这款游戏倾注游戏研发团队在休闲游戏领域的心血及经验。“佛系养蛙”的创新玩法,“轻度、休闲、不肝”的游戏方式获得中国玩家青睐,从2017年底开始在国内获得大量关注。尽管游戏本身没有中文版,但 《旅行青蛙》iOS端在中国总下载量依然超过3000万。微博上相关话题产生的UGC内容总阅读量超过20亿,并创造出“呱儿子”、“老母亲”等相关热点词汇,成为一款跨越年龄、 性别、不同喜好人群的现象级产品,走红之路堪称神奇。

而结合此前马云对阿里游戏的几次不同表态也是挺耐人寻味。

自甘打脸的马云

企业都愿意报喜不报忧,人之常情。但往往有时候,喜报的多了,也容易暴露问题,所谓言多必失。

2008年,在一次电子商务的专题汇报中,马云曾经公开表态,称“饿死也不做游戏”。

两年后,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阿里,马云再次义正辞严的强调:“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再两年,又两年,借2014年初在杭州举行首届中国移动游戏产业高峰会的机会,阿里正式宣布进军游戏行业,成立手游发行平台,并公布了诸多优惠政策。

然后(再两年,又两年)×2,时间推移到了2018年初。在一次乡村教师“重回课堂”的公开活动上,谈及“阿里要不要做游戏”的话题时,马云表示,阿里做游戏并不是考虑钱,与其他企业不一样,阿里游戏的定位是老年人,是为老年人而设计。

——10年,一共4次的公开表态,剧情之反转堪比奥斯卡大片。

2014年阿里首次进军游戏时,著名自媒体人冯大辉曾说:“饿死也不做游戏,看起来现在是饿死了”——那么到今年的表态算起,马云至少饿死了两回。另一名自媒体人葛甲也在彼时点评,阿里是在“仪态优雅地自抽耳光”,之后在收到阿里的一纸诉状后删掉了稿子,于是今年到底有没有真的自抽第二次,也就没人知道了。

不过这些年相关政策的演变轨迹,倒是给马云的“反悔”提供了合理支撑: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全面实施;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启动;2016年,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威胁,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当“独生子女”成为过时的名词,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一个家庭两个孩子,至少从概率上,有机会做到不会“都玩游戏”了。10年间父母老去,他们也确实需要游戏的陪伴呢。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新零售战场的延伸

不满腾讯游戏一家独大?

回顾阿里游戏的发展历程,业务潮起潮落,高管人来人往,近来也是动作频频,除了此前传出的阿里挖角网易游戏外,阿里去年就以10亿收购了前网易COO詹钟晖创办的广州简悦(怎么感觉网易丁磊在马云和马化腾之间有点冤大头的感觉呢)。

三位联合创始人詹钟晖、陈伟安和吴云洋,均是中国网游领域的资深人士。

其中詹钟晖曾任网易公司COO及《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等游戏的执行制作人;陈伟安为原网易副总裁,曾负责《魔兽世界》、《星际争霸2》等产品运营;吴云洋是《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等自研项目的主力开发者。

阿里还通过詹钟晖和猎头挖来原《天谕》美术总监、《创世西游》主美术费剑峰等游戏大牛加入。

与费剑锋同期跳槽至阿里游戏的还有多名来自《天谕》和网易游戏其他项目组的核心员工。

虽然马云曾说过“饿死不做游戏”、“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但阿里近两年在游戏上的行动却是有目共睹的。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而马云的这波打脸操作,有人称或许这是阿里对抗腾讯的一种策略,就像腾讯动了阿里新零售的蛋糕一样。

4年前阿里发言人王帅曾经表示,主要是为了打破腾讯垄断国内游戏市场、一家独大的状态。4年内阿里游戏被划分到大文娱板块,直至成立独立的游戏事业群,业务几经调整,越发受到重视。

不过阿里想动腾讯的蛋糕,从游戏市场赚钱,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自甘打脸的阿里拿下青蛙游戏国内独家代理权,打算怎么玩?

全球游戏市场情报公司Newzoo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游戏玩家花费7078亿元,其中,中国游戏行业的整体营收为2189.6 亿元,腾讯的游戏收入为978亿元,已经拿下了中国游戏市场44%的份额。

而据公开资料,阿里游戏目前推出了《卧虎藏龙贰》、《自由之战2》、《刀剑兵器谱》等8款手游。但从反响来看,并未出现爆款。

当然,目前来说与腾讯游戏比起来,阿里游戏依然像个襁褓中的婴儿,此番拿下《旅行青蛙》能给阿里游戏带来多大的声量还是个未知数,这次的引进看起来更像是阿里游戏改变玩法的一次试水,根据其官方通告:

“阿里鱼将围绕商品化授权、营销授权、空间授权启动全渠道合作……阿里鱼会与旅行青蛙版权方一起,推进国际化合作,帮助日本品牌在中国寻找合作机遇,扩大市场。”

可以推断出,阿里游戏未来的重心依然不会是自研,面对腾讯的垄断, IP 和零售优势的结合 ,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