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醫學如何看待大胃王:和胃容量有關,頓頓“扶牆”會傷身

近來,在網絡上直播吃飯很吸睛。有些人以吃昂貴、少見的食物為噱頭,以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有些人則以吃重口味的食物為看點;還有些人吃的雖是普通的家常美味,但以量大為特點,俗稱“大胃王”,吃一頓可能是普通人一餐的幾倍甚至十倍。這樣吃真的健康嗎?


醫學如何看待大胃王:和胃容量有關,頓頓“扶牆”會傷身

很多人評價大胃系列“吃播”,說道:“真希望像博主一樣大胃,可以同時吃很多美味食物。”長輩們也總是把“吃得多”當成一種優點,喜歡能吃而且胖胖的小孩。這句俗語看似有一定的道理,食物是人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一些長期患病的人,活動量低,新陳代謝也低,消耗少,總是沒有胃口、吃得少。但吃得越多能說明身體越好嗎?

飲食量因人而異,不可強求

“胃是主要容納和消化食物的器官。食物在進入胃內後,需要經過胃的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後,形成食糜再到小腸、大腸進行再吸收和排洩。有些‘大胃王’食量大,是由於他們的胃容量比普通人大,所以可以裝下大量食物。”佛山市中醫院韓宇斌副主任中醫師說道。

吃得多隻能說明個人胃容量大。每個人的體質、 營養需求而有所差異,但只要攝入能夠滿足每日營養所需、無過多偏嗜,這樣的飲食量就是健康的,不要強求多吃。對於因消化功能差而吃得少的人來說,“能吃”反而是“禍”。 尤其是對於因餵飯而日日苦惱的家長們,不要過度追求讓孩子“吃得多”。孩子和大人的飲食量有一定差異,而且小兒“脾常不足”,先天脾胃薄弱,飲食稍增都有可能引起脾胃運化失常,消化不良。“強迫吃飯”可能迫使孩子在進食時一直處於負面情緒中,對脾胃的影響更大。


醫學如何看待大胃王:和胃容量有關,頓頓“扶牆”會傷身


暴食吃自助,小心引發胰腺炎

即使食量比一般人大,也不能一次性攝入過多食物或者頓頓暴食。大家都有過吃自助餐的經歷,為了吃回本先要餓上一兩頓,再吃自助餐吃到“扶牆出”。

抱著這種心態,很多人卻賠上了健康。諸多報道顯示,猛吃自助餐可能會導致急性胰腺炎。“單次暴食一般會引起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痛、飽脹、噯氣、泛酸、噁心嘔吐、腹瀉等,嚴重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若暴食後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頻繁噁心嘔吐,嘔吐後腹痛不能緩解,進食後腹痛加重,應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韓宇斌強調。

食物攝入過多,可使胃酸及十二指腸促胰液素分泌增多,進而促進胰液的分泌増多,激活胰蛋白酶原,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症反應。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後一般禁食禁水,需靠營養液補充需求。因一次貪吃導致這種結果,實在是個“賠本的買賣”。

而長期暴食的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過剩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會引起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無數科學研究證實,肥胖會伴發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膽囊炎等。


醫學如何看待大胃王:和胃容量有關,頓頓“扶牆”會傷身


吃多不胖可能是病

有人因“很能吃但不長胖”被減肥人士羨慕,這種現象說明他們的新陳代謝比較快。雖然吃得多,但消耗也快,這樣也就不容易胖了。但要注意吃得多、不長胖反而體重下降時可能預示的疾病,如糖尿病,多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並伴有體重下降;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為食量大、消瘦、怕熱、多汗、手顫、眼突等,如出現類似症狀需儘快到醫院診治。


暴食後催吐傷食管

有些“大胃王”吃得多但身體健康,可能是先天稟賦如此。但目前來說,很多人憑藉的是暴飲暴食後催吐,以減輕胃腸負擔及減肥。催吐這類行為對身體的傷害並不比暴食少。吃後催吐是緩解積食、消化不良的一種方法,但只限於“偶爾”。偶爾催吐對暴飲暴食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中醫也有“吐法”治療積食的記載。

但有時催吐引起的劇烈嘔吐會導致賁門黏膜撕裂,而導致嘔血,後果嚴重。經常催吐,胃酸反流,會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也會對牙齒造成腐蝕。經常催吐損傷胃黏膜,破壞胃的消化節律,導致消化不良,嚴重會致厭食病。吃後催吐的方法還是慎用為妙,若飽餐後出現消化不良症狀,下一餐可進食白粥以減輕胃腸負擔,藥物可選用嗎丁啉消脹止嘔、複方消化酶助消化、保和丸或保濟口服液消積導滯等(具體藥物應諮詢專業醫師後使用)。因此,“能吃是福”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如果天天吃大魚大肉, 也是為健康親手埋下隱患,不要為了滿足口欲,忽略了身體真正的需求。

關於健康的飲食建議,韓宇斌提到:“我國早在《黃帝內經》就認識到,人能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飲食有節’。‘節’就是節度與控制,要求吃飯時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過飢過飽,不過冷過熱,不暴飲暴食,食物的種類要調攝合理,不偏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