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這種瓜用途多多!明年種上幾畝地,穩定創收幾萬元

葫蘆,在農村又被叫作瓢子、瓠、苦瓠等,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原產於華南地區,現在我國各地廣泛種植。

葫蘆在古代被當作瓜類的一種,在我國有著極為廣泛的用途,除果實和葉子供食用或用作藥物外,成熟的果實還能用來製作各種日常生活用具、樂器、工藝品等。葫蘆種植比較簡單,但多數農戶對葫蘆的種植方法掌握不夠,造成產量低、質量差、經濟效益低的狀況。因此,學習葫蘆的高產種植技巧,至關重要。

這種瓜用途多多!明年種上幾畝地,穩定創收幾萬元

1、選地整地

在種植葫蘆時,我們應該選擇排水良好、透光性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地,不能與甜瓜、西瓜等瓜類重茬種植。確定好種植地之後,及時進行整地,以深翻地最好,春秋兩季打壟即可,壟寬為60釐米,並及時鎮壓保墒。移植壟為大壟,壟的寬度為130釐米,中間留6條空壟。

2、浸種催芽

將播種用的葫蘆種子用40%福爾馬林200倍液浸泡60分鐘,消毒完成後,需要用清水清洗3-4遍。隨後,將消過毒的種子置於35度的水中浸泡,浸種10-15個小時,對於褐色成熟度好的種子,需要延長浸種5個小時。浸種完成後,將浸好的葫蘆種子撈出後用紗布包好甩幹,並嗑開浸好的種子,將浸好的種子均勻地放在紗布上,上面蓋好溼毛巾進行催芽。

這種瓜用途多多!明年種上幾畝地,穩定創收幾萬元

3、播種

為了加快葫蘆出苗速度,我們應該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鬆的地塊作為苗床。在正式播種前,向苗床中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按照一畝地5000公斤的標準施用,並充分耙勻起畦,澆足底水,溼潤至床土深10釐米,在水分滲下後,及時薄撒一層營養土,並整平床面,然後均勻進行播種。推薦採用點播的方式進行播種,以利於培育葫蘆壯苗,點播規格以10釐米見方為宜,在播種後再薄蓋一層營養土即可。

4、苗期管理

科學的苗期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首先就是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在出苗之後,我們應該讓幼苗多多接受陽光,一般的苗床不發白不澆水。在開始定植前的一週就開始煉苗,並逐漸延長揭膜時間,增強葫蘆幼苗的植逆性。在定植前的5天,把帶病植株及徒長、劣、弱株及時除掉,並噴施送嫁藥,通常選擇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加90%敵百蟲600倍液進行噴霧,能顯著提高成活率。

這種瓜用途多多!明年種上幾畝地,穩定創收幾萬元

5、適期移栽

對於露地栽培的葫蘆,移栽一般在5底進行。在葫蘆栽苗後,使苗穴形成一個魚鱗坑,以利於保溫和澆水。如果條件合適,可以在幼苗上扣小棚,對葫蘆增產增收作用很大,可以提早10天主要採收,並且品質極好。

6、合理施肥

葫蘆的生長期很長,而且會不斷結瓜,在肥料施用上必須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避免單獨施用氮肥過多,引起植株的徒長。另外,肥料的施入與摘瓜時間要有安全間隔期,一般要在15天以上。葫蘆的追肥時間一般在始果或採收瓜後進行,每次每畝地施用三元複合肥10-20公斤,最好是用水配成溶液進行淋施。

7、人工授粉

葫蘆屬於單性花植物,雌雄同體,都是在下午4點以後開花,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上午。一般下午的5點鐘是葫蘆的盛開期。因此,傍晚是葫蘆人工授粉放入最佳時期。具體做法為:首先要摘取剛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將花粉輕輕塗在異株的雌花柱頭上,在授粉後將雌花彎到葉片下,可以有效增加坐果率。

這種瓜用途多多!明年種上幾畝地,穩定創收幾萬元

8、枝蔓整理

在幼苗移栽定植後,進入正常生長階段,當葫蘆伸蔓時應及時向一個方向順蔓,並用土壓實,及時進行打尖,經過一週後就能長出3-5個子蔓,這時再保留2-3個,引導其向相反的方向生長。當植株子蔓生長到4-5片葉時,及時進行打尖,之後在葉片和子蔓之間又長出果蔓,在果蔓長到1米左右時,就會結出很多小葫蘆,一棵葫蘆秧可以座果3-4個,其餘的需要及時去掉。

9、病蟲害防治

在葫蘆的生長旺盛期,易發生炭疽病、白粉病、灰黴病和霜黴病,我們可以用75%甲託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1-2次,防治效果極佳。

這種瓜用途多多!明年種上幾畝地,穩定創收幾萬元

結語:種植葫蘆時,我們應該嚴格按照栽培技術要點進行,每畝產量可以達到2000-2500公斤,由於現在的葫蘆種植面積較少,市場價格較高,一斤葫蘆可以賣到1-1.5元,一畝地的產值就是5000-6000元,扣除各種成本,一畝地純收入在3000-4000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