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自去年以來漢中的蘆花不經意間成了網紅,成了很多人漢中旅遊必然打卡的景色。漢中的蘆花開了,妻及孩子們說很想去看看。實則人們現在口中的漢中,其實不過是漢中市轄的漢臺區,之前也叫漢中市,故此一直改不過口。所謂漢中的蘆花只不過是漢臺區臨江的一段蘆花而已。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蘆花,為蘆葦所開之花,而蘆葦古詩中蒹葭是也,所以也叫葭花,還有蘆蓬蕽、蓬蕽、蓬茸、水蘆花等等之別名。蘆葦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臨近水澤河道而生,每到夏秋之際就開出花來。因見照片中有紫色的所謂蘆花,我倒有些懷疑,那可能不盡是蘆花,也有可能有一部分是荻花。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中有寫。據百科講,荻花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葉子長形,似蘆葦,秋天開紫花。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漢中人按理說是不稀奇看蘆花的,漢中自古就河流溪水密佈,池塘沼澤也是燦若星河。“小江南”豈是浪得虛名?我家就臨近漢江河邊兩公里處,蘆花小時就有所見。模糊的記憶中爺爺那時給生產隊看莊稼,那片地就在河邊叫漩磯灣的地方。那時節蘆葦花開如同盛大的節日遊行隊伍浩浩蕩蕩,一直沿著漢江河邊,向北也望不到過頭,向南也望不到尾。進入蘆葦叢中,你就會產生被蘆葦吞噬了感覺。它高得約有兩三米,緊緊實實地抱團生長,密密麻麻不留出一絲空地來,侵佔下每一寸腳下的土地,又把一批又一批的兒孫送到更遠的地方去開疆擴土。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它那白色修長的羽毛一般的花彷彿古代將士的頭上的盔纓,在風中搖曳,在陽光的照射下有種發亮光芒四射的感覺。它的腰桿看以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但卻細長而堅韌。在與風的對撞中,他們一次次倒伏但又迅速地挺直,用我兒時的視角,反而覺得每一次都是蘆葦獲勝。現在思來,這蘆葦也有點中華民族的性格,當外力強加欺凌於它們的時候,抱成團來,那氣勢也是恢弘無比,性格也是百折不屈,那脾氣也是奉陪到底。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所以這蘆葦單個看似如此柔弱,捆成一束蓋上房頂反而能抗擊風雨。爺爺看莊稼住的草菴子上面就蓋了這麼一層厚厚的蘆葦,那晚我們吃了兔子肉,睡在窩棚裡也是十分香甜。第二天,我還嚐到了蘆葦杆的甜,爺爺用鐮刀砍下一棵來,剔除了葉子,讓我放在口中嚼,那汁水就流了滿嘴!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漢中靠近河邊的地方有很多的草房子,都是這種蘆葦做頂的。聽人說外面看似簡陋裡面非常豪華,但總究不得親見,但那時卻是很多人都這麼傳的。從洋縣去漢中的路上往河邊方向望,那時有很多這樣的草房子。印象中上世紀九六年還是如此,因為記憶深刻的是,那時我和弟在漢中陳家營開了個飯店,有一次兩人是騎著自行車上的漢中,當然也沒忘記看路邊的風景,其中就有草房子。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而今這當年司空見慣的蘆葦花,竟然成了網紅,吸引天南地北的人前去打卡,其中也包括妻及我的孩子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洋縣人,漢江河邊長大的娃娃們,我難以形容我此時此刻的心情。這些天然而生的自然景觀竟也與旅遊掛上鉤來,是物以稀為貴嗎?還是孩子們疏於與和大自然的親近?未來還會有的別的什麼自然風光會成為今天漢中蘆花這樣的網紅?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唉,多麼希望漢中的蘆花不再是人們心中的網紅!(文:串劍博,圖:李雪茹)


但願漢中蘆花不再是網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